肺癌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学术峰会 [复制链接]

1#
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1.html

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学术峰会在京召开

年6月1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医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学术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吸引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标记免疫分析相关领域企业与机构代表等余人参会。

本次学术峰会共分为*策报告、大会主旨学术报告和分领域学术报告三部分。

全国*协副秘书长、中国农工民主*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

全国*协副秘书长、中国农工民主*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报告题目是“疾病的精准分类分型分析测试——精准医疗的前提”,指出“精准医疗”主要是运用基因组、蛋白组等组学和医学前沿技术,从事大样本人群疾病分类分型分期的研究,发现疾病的病因与治疗靶点,进行个体化干预,提高诊断、预防与治疗的整体效能,从而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鉴定与验证应用。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是精准医疗的前提,随着分析测试的演进过程,疾病的研究与诊断水平已经从组织器官水平到细胞与分子水平测试。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工具。而标记免疫分析的关键是发现关键靶点,将其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何副秘书长强调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应用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何副秘书长对企业提出要求,希望中国企业将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从而满足科研与临床检测需求,并且具有自己的研发组织模式。

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王学恭

王学恭处长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学术峰会并发言,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重要产业*策方向三个方面深入讲解我国医药产业当前的发展形势与国家*策方向。王处长指出,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市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虽然放缓,但仍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另外医药产业市场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企业效益分化。国家*策层面对医药产业发展也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被列为工业十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务院对医药产业发展单独下发指导文件,显示了对医药产业“惠民生、稳增长”所发挥作用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精准医疗、转化医学为新药开发和疾病诊疗提供了全新方向。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卢凡处长

卢凡处长带来了以《分析测试创新体系建设与协同创新》为题的精彩报告。报告会上,卢凡处长首先对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的建立表示肯定和祝贺。并紧扣科技创新这一主题,针对标委会高屋建瓴的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建立健全分析测试创新体系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有力的组成部分。以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我们,要紧随时代脉搏。从技术与方法、分析测试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三个方面,以标委会为核心,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强国而努力。在标委会的努力下,跨学科、跨行业的交流合作会更加频繁,标委会必将为把我国建设为科技创新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

*颖研究员

*颖研究员带来了以《体外诊断医疗器械(IVD-MD)标准化管理》为题的精彩报告。*颖研究员从“IVD-M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状与标准化改革;IVD-MD产品风险分类和分类管理;关于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产品质量控制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希望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能够帮助*府部门完善和制定相应行业标准。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教授做了题为《转化医学中的微纳流控芯片》的学术报告。该报告首先将从微纳流控的基本发展历史出发,对其核心思想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论述与各学科综合的情况,展现其基本内涵。其次,该报告按照分子、细胞、组织三个层次,论述了微纳流控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最前沿案列,为应用微纳流控进行转化医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此同时,该报告从临床应用角度论述了相关微纳流控技术,以个体细胞药物代谢分析、大规模目标分子筛选、床旁、实时、实地的个体样本快速检测分析为例,展现了微纳流控平台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自动化程度、性价比上的潜在优势。最后,该报告总结了微流控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上的经验,为微纳流控系统更好的结合和服务转化医学,加速学科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医院肿瘤中心魏于全院士

医院肿瘤中心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院士报告是《生物标志物在靶向药物治疗上的应用》。魏院士指出重大疾病的精准医学和生物治疗需以标记免疫为基础的生物标记检查为前提,如组织病理学分子诊断可大大提高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疗效,而对信号通路和靶点的识别和临床诊断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依据。目前肿瘤疫苗在国际上已用在子宫颈癌的预防,基因治疗用于血友病的治疗,肢端血管的再生,重症兔疫缺陷治疗等个体化治疗。而我国只要在生物治疗特别是个体化细胞治疗领域药物进行规范管理与技术创新,我国生物治疗新药创新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然而生物治疗需要以生物标记的检测为基础,只有检测的准确,治疗才能有基础,因此标记免疫分析将是我国十三五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颜光涛

颜光涛教授主要介绍了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下步工作设想及工作重点。标委会的成立,旨在整合标记免疫分析研发与产业化优势资源,在专委会框架下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队”和“国家智库”,促进相关质量标准与实验室规范研究,逐步建立对接国际标准的质量认证体系和认证中心,打造面向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合作平台,通过“医研企资”协同创新推进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实施,建立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产品的临床评价研究、教育培训和学术推广平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梅所长

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梅研究员做了题为“有机小分子到蛋白大分子纯度定值技术”的精彩报告,引领参会者走进化学计量学与医学交织错杂的奇妙领域。在本报告中,李所长首先简单介绍了IVD行业测量量值溯源体系和计量研究的特征,随后向大家详细阐述了有机纯物质计量技术研究在化学生物测量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计量委员会发展规划以及其带领的团队所做的NIM纯物质研发工作及典型成果。面对新的挑战和趋势,李所长坚定地表示:今后将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的大力协助下,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比对和国际合作研究,实现与国际等效、一致和互认,为社会提供测量结果溯源共享服务,实现“更准确、更高效、更广泛”的测量。”

医院徐国宾教授

医院徐国宾教授报告是《肺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CTC和ctDNA检测临床应用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一点思考》。在报告会上,徐主任首先严谨的阐述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原则,以肺癌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为报告的核心,以近年来我国肺癌流行病学的特点为引入点,从病因学分析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客观评价相关血清标志物在肺癌诊断、进展以及疗效评估中发挥的作用,提出肿瘤标志物在已确定分型肺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随后徐主任阐明了CTC的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与检测流程,大量临床证据表明CTC的检测技术在晚期肺癌化疗的评效上显示出与影像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最后,结合国际前沿科研,徐主任介绍肺癌血浆ct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以及不同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研究。

*事医学科学院张贺秋教授

张贺秋教授报告是《乳腺珠蛋白单抗研制及转化应用》。报告从乳腺癌的血清学检测背景,乳腺珠蛋白的发现、特性、四种检测方法,说明乳腺珠蛋白A(Mam-A)单抗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实用性、阐明了乳腺珠蛋白A(Mam-A)单抗在不同免疫组化中的应用,血清学检测中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CTC检测中应用、靶向单抗修饰纳米药物载体应用,该项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苏州博源医疗公司虞留明董事长

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虞留明演讲了均相酶免疫技术在小分子定量分析中的前景,他指出苏州博源医疗国内首创均相酶免疫技术平台主要用于小分子分析物的免疫检测,均相酶免疫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可实现自动化检测,将是未来临床小分子检测快速发展的方向。随着基因工程、酶工程、化学合成、特异性抗体制备等技术的发展,均相酶免疫技术在临床检验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推广,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烟台澳斯邦公司王兆强总裁

王兆强博士结合当今医疗最热门的“精准医疗”,做了《精准医疗的新机遇-循环免疫细胞液态检测技术》的专题报告。报告根据最新研究,提出了目前临床以血清/血浆作为分析标本在“精准医疗”上的问题;报告分享了国际上血小板、PBMC、Nets、EVs等的最新研究,打破传统的提出了以“循环免疫细胞”作为液态活检的检测技术;并介绍了实现这一检测技术的AusTube等相关的自动化处理技术平台。

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

林金明教授做了题为“化学发光分析新进展及趋势”报告。在本报告中,林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化学发光反应、体液分析的主要检测方法以及医疗卫生市场对诊断试剂的要求;随后,林教授从新体系、新原理和新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发光研究发展趋势;接下来,林教授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固相分离技术和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林教授希望今后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化学发光、应用化学发光、普及化学发光,争取为中国的分析化学事业多做一些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