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 http://m.39.net/pf/a_9392445.html阴阳学说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理论,也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根本理论。中医把疾病分为外伤、六淫、疫疠、七情、劳逸和饮食等六大类,但是,由于外伤、六淫、疫疠、劳逸和饮食等五类疾病病因清楚,因而不属于亚健康和慢性病,唯有情志病一部分属于亚健康,一部分属于慢性病。比如,金石、水火烫伤、虫兽所致疾病属于外伤,因而不应该包含在亚健康和慢性病之列。同样,六淫导致的风病、寒病、署病、湿病、燥病和火病如感冒、发烧、风湿、皮疹等,如果调理得当,很快就会自愈,因而六淫所致的疾病也不属于亚健康和慢性病。
中医的疠气,即强传染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由于均属一过性疾病,且病因清楚,因而也不属于亚健康和慢性病。还有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所导致的胃肠类疾病,只要患者改变饮食习惯,病情也会很快缓解甚至自愈。即使是肥胖,只要控制饮食,改变过饮过食的习惯,身体也会一天天变瘦。因此,由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所引发的肥胖和胃肠类疾病也不属于亚健康和慢性病。过劳则伤,过逸则滞。中医的劳逸失度,主要表现为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和过逸等四个方面。由于过劳病和过逸病的病因清楚,因而也不属于亚健康和慢性病。
什么叫亚健康?就是病因不清、病理不明,在一定时间内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类病征。如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在心理方面则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什么叫慢性病?即由长期积累形成的病因不清、又构不成传染、病程长、对健康损害严重的疾病类总称。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阻性肺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等。看来,中医的情志病一部分应归于亚健康,一部分应归于慢性病。
为了探究亚健康和慢性病病因,下面笔者就用传统的阴阳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阳对立的两方面,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与消亡的因。在天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于是就有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等。在地表,日夜交替生成了大气,大气循环又产生了风霜雪雨,风霜雪雨轮回交替又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植物的轮回交替不仅推动了植物的繁衍,也为动物生存提供了食粮。正是因为地球、植物、动物的阴阳对立、统一和运动,这个世界才充满了勃勃地生机。
在人体,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表为阳,内里为阴;前为阳,后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日夜平分就是阴一半、阳一半。在两极,虽然有极昼和极夜,但是,一年之中的极昼时间和极夜时间也是对半分,即半年是极昼,半年是极夜。在地表,山一半、水一半;动物群,雄一半、雌一半。这就是阴阳平衡。如果不是这样,就叫阴阳失衡。
自然界的动物有夜行动物和夜栖动物,但无论是夜行动物还是夜栖动物,其醒来的时间和睡眠时间基本相等。如:太阳落山鸟便入林,清晨,鸟儿虽然起得早,但它们在吃完食,嬉戏玩耍之后又睡觉。尤其是日到中午,林中的鸟儿最安静,原因是它们中午都睡觉。其实,人养家禽的生活习惯与树林中的鸟类很相似,它们除了打食、嬉戏之外就是睡。再看那些家猫、家狗和深山的兽类,它们除了打食、嬉戏之外也是睡。因此,动物一天中的醒来时间和睡眠时间平均分。
阴阳学说认为:动为阳,静为阴。正是因为动物们的阴阳和谐,因而才不生亚健康和慢性病。相反,成年人每天只睡8小时,到老年后一些人每天只睡6小时。这是不是阴阳失谐?人们还知道,新生儿每天睡眠的时间要在20小时以上,百岁老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也约占14小时。正是因为新生儿和长寿老人的睡眠时间长,因而他们很少有亚健康,更很少有慢性病。
可是,睡眠专家用问卷方式对一些人睡眠时间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统计。由于这类调查都没有与健康和寿命相关联,因而其调查的结果就变成了你错、我错、大家错!显然,用8小时的睡眠标准诱导他人也睡8小时,这不仅违背了阴阳平衡的规律,也误导了更多人步向亚健康。
睡眠是养精蓄锐、修复受损组织、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也是保健康、促长寿不可或缺的过程。婴幼儿一旦有一天睡眠不足,他们就会用哭闹的方式告诉妈妈:我缺觉!当孩子睡眠充足,他们睁开眼睛就是笑。当然,成年人睡眠不足不哭也不闹,但是成年人会以哈欠连连、没精神、心情不好、爱发脾气等方式告诉他人:我缺觉!即便是心态好的人,只要是睡眠少,大脑就会反应迟钝,记忆力变差,心情也与睡眠充足时判若两人。何况地球上的大多数人都睡眠不足?
很多的研究证明:人类的亚健康多是源于睡眠不足,即动的多、静的少,动与静失谐。因此,睡眠时间不足和运动时间过长就是亚健康和慢性病的病因之一,这也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小”问题!
人是直立动物,人直立的时候头在上、足在下,即头为阳、足为阴。按照阴阳互易的理论,人在睡眠中就应该是足在上、头在下,变头阳为头阴,变足阴为足阳。只有这样,才叫阴与阳互易。可是,人白天直立,头高高在上,夜晚又用枕头把头垫高,这是不是“阴者恒阴”?“阳者恒阳”?阴阳学说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那么人在“阴者恒阴,阳者恒阳”的条件下连续生存,滋生亚健康和慢性病也就是在情理之中。反观那些与人类生理结构相近或者相似的动物,又有哪一类动物在睡眠的体姿上与人相似?没有,没有,根本没有!即使是个别动物在个别的时候也枕着“枕头”睡觉,那不过是暂时现象,而不是常态。
正是因为动物们头与尾高低互易,头与尾高低交替,它们才没有亚健康和慢性病。马戏团中经常直立的动物都有血压升高的趋势,这说明长时间直立,血压就会升高。因此,阴阳失谐又是亚健康和慢性病的病因之二,也是人类最容易忽视的第二个“小”问题!
中医把怒、喜、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称为七情,七情太过就出现了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等病征。阴阳理论认为:情绪波动为阳,情绪平和为阴。这说明,人的情绪如果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就可能不生病。但是,如果人在浓情烈欲之下不能自控,紧张的神经系统就会促使微循环血管管径收缩,并导致微循环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人在情绪波动时不仅心率会突然上升,血压也会飙升。相反,人在心态平和的时候微循环才正常。因此,要想让自身的组织器官与细胞代谢正常,心态平和最重要。这就是亚健康和慢性病的病因之三,也是人类最容易忽视的第三个“小”问题。
说是“小”问题,其实是大问题。无数实例告诉我们:睡眠时枕头越高、情绪越波动,人就越睡不着觉。睡不着,人慢慢地就变成了亚健康,亚健康再进一步发展,慢慢地就出现了慢性病。由此看来,亚健康和慢性病无一不是长连续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与此相反,凡是睡眠时间长,睡眠时头低位和心态平和的人,又多是健康之人,也多是长寿之人。
结论:1、人的情绪和睡眠时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情绪好、睡的深、心情好。
2、人的睡眠时间与枕头的高低存在着因果关系,即枕头越高睡眠的时间越短,枕头越低睡眠的时间越长,如果是头低位,不仅睡得快、睡的香、睡眠的时间也会长。因此,降低枕头高度,让头与足高低互易,不仅是可以有效延长睡眠时间,也可以改变人的心态,更能促进阴阳平衡和阴阳和谐。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班结业,现中医药研究员,高级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世界生态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