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智勇教授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愈已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PACIFIC研究的成功,为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带来了海啸般的变革,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检测与探索也是当前临床探讨热点。近期,有幸医院的马智勇教授,探讨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研究热点。

马智勇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非小细胞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肺癌专委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南医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肺癌精准检测助推精准免疫治疗

马智勇教授:在肺癌领域,近年来精准治疗进步迅速。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当前药物治疗的精准性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有效率的提高。同时,药物治疗精准性的提高也避免了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从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精准治疗的核心是找到合适的患者给予最适合的药物,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反之找到不适合的患者,不给予用药。

精准治疗的进步更多集中于Ⅳ期肺癌中的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不管是针对EGFR突变、ALK突变、BRAF突变,还是其他小众靶点的研究和治疗,都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针对EGFR突变以及ALK突变的第一、二、三代药物,确实为患者生存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延长。针对ALK靶点的精准治疗可使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达到5年以上。

除了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对于Ⅳ期肺癌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以往通常依靠传统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现在已有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多作用于PD-1/L1免疫抑制通路,因此用药前的PD-L1检测很有必要。除了PD-L1,还有TMB及GEP等一系列的检测正在探索,未来究竟是单独检测还是综合检测,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但是现在PD-L1这个标志物,是目前我们通常在Ⅳ期肺癌治疗时经常使用的Biomarker。当然在治疗的不同时机,对于靶点的检测会有不同的要求。

PACIFIC研究:使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愈成为可能

马智勇教授:近年来肿瘤治疗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药物治疗方面。当前无论是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TKI治疗,还是传统化疗以及现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都是从Ⅳ期三线治疗到二线治疗,再到一线治疗的顺序逐步推进的。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带来的进步,可能超越了其他药物10年甚至20年的进步。除了Ⅳ期从三线到二线和一线,现在已经推进到了Ⅲ期,甚至早期肺癌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并看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Ⅲ期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的PACIFIC研究,看到了惊人的结果。众所周知,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中,毫无疑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二线治疗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一线治疗中,PD-L1表达≥50%者可单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50%则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其均是针对Ⅳ期患者。对于Ⅲ期患者的治疗终点,过去我们追求小概率的治愈,然而PACIFIC研究让我们看到了相对来讲大概率的治愈。无论PFS还是OS,Durvalumab(简称“I”药)免疫巩固治疗组均取得了显著的改善,PFS延长了3倍,3年OS率达57%,肿瘤治疗停药以后大概率的复发一般在2年以内,而3年以后复发的概率很小。从3年OS率57%来预测,5年OS率非常有可能会在50%以上,这意味着达到了大概率的治愈。免疫治疗真正把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愈率从过去的25%提高到了50%。

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巩固治疗,无需检测PD-L1

马智勇教授: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