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济失调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共济失调常见的 [复制链接]

1#

王女士,前两个月,身边的人发觉她走路有点摇晃,与平时不一样,自我感觉也是走路有点不稳,偶有摔跤的现象发生。休息了几天后症状没有好转,由于疫情的原因,在网上咨询了网络医生,让其再观察观察。

两个月后,走路依旧不稳,并且感觉腿比以前无力,有时候走路突然子就抬不起腿来,特别是上下楼的时候,无力更加明显,写字时也不受控制的颤抖。刚疫情好点了,医院治疗,经过脑部CT或MRI及各项检查,确诊为“共济失调”。经过我们团队医生整体评估,制定出“神经修复治疗”的治疗方案,短短几天时间,王女士的症状有所缓解,走路、写字都比以前好了很多。王女士之所以很快就有效果,这归功于她早期就进行了规范地治疗。共济失调在早期出现症状时,规范治疗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那什么是共济失调?共济失调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治疗?我给大家整理了6个常见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共济失调是怎么回事?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由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组织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

2、共济失调早期症状有哪些?

共济失调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不同类型的症状不一样。

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还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

大脑性共济失调:额桥束和颞枕桥束是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的联系纤维,病损可引起共济失调,症状轻,较少伴发眼震。

感觉性共济失调:为脊髓后索损害。病人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难以行走。

3、共济失调的并发症有哪些?

共济失调是指小脑、本体感觉以及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累及躯干、四肢和咽喉肌。临床上分为小脑共济失调、大脑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四种。常见的并发症有:平衡障碍、姿势和步态异常、言语障碍、发音并不清楚、失语、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等。

4、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分类有哪些?

脊髓型:

⑴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初始行走不稳,逐渐出现后索损害的症状。

⑵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主要为锥体束受损,多为下肢呈缓慢加重的痉挛性瘫、剪刀状步态。

小脑型:

⑴Marie型共济失调:自下肢开始出现小脑型共济失调而无感觉障碍,言语常顿挫或暴发。

⑵橄榄小脑桥脑萎缩: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除小脑型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外有早期尿失禁表现。

脊髓小脑型:

主要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构音障碍,皮肤、颜面毛细血管扩张,多数伴有舞蹈样手足徐动,随年龄增长而明显。

5、共济失调患者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营养,保持大小便通畅:以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

长期卧床者: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清洁卫生,勤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感染等并发症。

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

重视心理疏导安抚和精神关爱: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以减少肌震颤加重的诱发因素。

6、共济失调的最好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方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共济失调的根源是小脑、脊髓后索、前庭器官,以及大脑与人体姿势、运动结构联系的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所导致,所以想治好共济失调,必须从上述根源着手,才能去根。单一的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治疗效果有限。随着神经修复学的发展,神经修复治疗共济失调临床有了十足的进展,神经修复治疗从受损神经出发,导入外源性神经生长、营养因子,促使轴突上离子通道改变,激活内源性神经修复机制,促进再生轴突出芽、生长和延伸,与靶细胞重新建立突触联系,实现神经再支配,使功能得到恢复。不需要手术开刀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明显。

重要提示:共济失调的问题有很多,如您或身边的家人有相关疑问的,可以评论区留言,我看到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