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爱妻身亡男教授半年后患肺癌丧偶真会加速死
TUhjnbcbe - 2024/8/25 16:58:00

原标题:宠在手心的妻子车祸身亡,杭州男教授半年后查出肺癌!丧偶真会加速死亡?

当地时间年12月5日,美国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为已故前总统老布什举行了国葬仪式。

这距离他的妻子,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在休斯敦圣马丁教堂的葬礼,不到7个月的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老夫妻在短时间内相继去世并不少见。甚至凑巧一点,可以“默契”到同一天或隔一天携手离开。

这并非完全是偶然因素。多项研究表明,配偶去世之后,老人患病和死亡的风险都有所上升,研究人员将其称为“鳏寡效应”。

宠在手心的妻子不幸车祸去世

老教授变得仪容不整、茶饭不思

医院老年四科、精神康复科负责人张滢副主任医师告诉钱报记者,“鳏寡效应”的原因较为复杂,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丧偶会引起身体机能的衰退,精神生活的空缺,以及自我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生命质量。

据相关资料,丧失配偶会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分泌增多,免疫功能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心脏病和癌症的患病率都相应增加。

如果丧偶者悲恸过分强烈、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出现延迟、抑制和扭曲,那就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精神疾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医院肿瘤科的医生发现一位83岁的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差,情绪不佳,就邀请张滢前去会诊。患者是一名退休教授,去年妻子车祸辞世,半年后他查出肺癌,治疗的配合度不高。

会诊中,老教授动情地说,“我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是和她一起度过的。很多事情,她不提,我也想不起,现在终于能见到她了。”张滢知道,他还没有从妻子去世的阴影中走出。

教授和妻子在大学时相识、恋爱,一起携手工作到70岁才退休。退休后,他们就全国各地旅游,恩爱如初。

教授比妻子大4岁,几十年来一直像哥哥一样照顾妻子,包揽了家里一切事务。

妻子健在时,每到黄昏,她在楼下和邻居聊天,教授在楼上烧晚饭,做好后就敲一敲阳台上的小铃铛,唤妻子回家吃饭。

去年,妻子不幸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教授一开始非常隐忍,客气接待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和学生,几乎没有流泪。但在出殡前,他久久握着妻子的手,泪流满面。

从那之后,一向体面的教授变得仪容不整,茶饭不思。一个人吃饭,随便炒个蔬菜就糊弄过去。子女从国外回来陪他,他强颜欢笑,也掩盖不住心底的哀伤。半年后,他咳嗽咯血,查出肺癌。

鼓励老人反复哭泣和诉说

能排解丧偶者的负面情绪

张滢说,像老教授这样妻子去世2周后才表现出异常悲恸,更要引起重视,“延迟的悲恸常见于突然、外伤性或意外的亲人亡故,他们更难以真正接受亲人去世的事实。后期有发生抑郁、社会性退缩、焦虑性障碍、惊恐发作、公开或隐蔽的自残行为、酒精中毒和心理生理性症状的危险。”

有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躯体情况较差、贫困、老年、男性、亲眼目睹了死亡、密切看护者、初期表现平淡等都是高危因素,需要重点干预,尤其要警惕老人出现自伤行为。

张滢说,老教授患肺癌和妻子去世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但长期处于悲恸情绪中将不利于他后期的治疗,大大影响生命后期的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老教授这样丧偶的老人,他建议家人允许、鼓励丧偶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告诉他哀伤是自然的、应该的、必要的,现阶段的哀伤体验是不可避免的,不需要刻意抑制这种感受。

还要提醒对方可能会出现的幻觉、闪回症状,免得丧偶者出现这些情况时过度惊慌。

如果对方有关于死亡、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扼要地解答,一般无需过于详细的解说;如果发现居丧者对亲人过世有错误的认知,如过于自责,将亲人的死归罪于自己,可在之后的交谈中加以提醒,强调死亡的不可控制,正面评价他的所作所为。

家人要鼓励其慢慢回归生活和工作,带着痛苦去生活工作,不要说教,尽量让他自己讲出以后的计划。如果丧偶者情绪有反复,则多用些时间沟通,在结婚纪念日等特殊的日子,要多加注意。

多个调查显示,传统文化信念、仪式能极大缓解生者的痛苦。比如,清明节就提供了与逝者定期接触的机会,让丧偶者将对逝者的怀念程序化,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

张滢强调,如果丧偶者持续过度悲恸、情绪低落或出现惊恐等,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丧偶会增加死亡风险

对老年男性影响更大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追踪的十年时间里,共有人的配偶去世。

在这人中,有50人在配偶去世的3个月内去世,26人在3~6个月去世,44人在6~12个月去世。

研究人员称,在配偶去世的前3个月内,另一半去世的死亡风险最大,比配偶健全的人增加了66%。调查结果还显示,老人年龄越小,配偶去世带来的影响越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国内,“鳏寡效应”也同样存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焦开山的一篇论文发现,长期丧偶和最新丧偶都会增加老人的死亡风险,且后者更为显著。

在65~79岁的男性老人中,长期丧偶者的死亡风险要比有偶同住者高出54%,新丧偶者的死亡风险要比有偶同住者高出%,这说明最新丧偶大大提升了老人的死亡风险。

从性别来看,长期丧偶对女性老人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男性老人的影响,但新丧偶对女性老人的影响小于对男性老人的影响。

从年龄来看,长期丧偶对不同年龄段老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新丧偶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却有显著的年龄组差异,其影响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弱。

比如,在80~89岁老人中,新丧偶会增加老人67%的死亡风险,与低龄老人相比有大幅下降。在90~99岁和岁以上老人中,新丧偶分别会增加35%和33%的死亡风险。

作者分析,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死亡成为老人常见的一个事件,对于配偶的死亡可能已经有了长时间的心理准备,因此配偶死亡带来的冲击并没有像对低龄老人那么大。

总的来说,突然失去配偶对年龄较轻的男性老人带来的冲击最大,其死亡风险更高。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张冰清通讯员应晓燕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妻身亡男教授半年后患肺癌丧偶真会加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