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12年,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从肺癌晚期
TUhjnbcbe - 2024/9/10 0:19:00

“时间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完成工作进度的承载体,它不过是我告别死神走向康复的桥梁。”

年,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被查出肺癌晚期,生命仅剩三个月时间,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和绝望之后,凌志军开始调整心态,积极对抗病魔。

作为记者,凌志军见过太多因过度治疗而去世的癌症病人,于是他拒绝化疗,选择用自我治愈的方式去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用五年的时间摸索出一条独特的抗癌之路,最终肿瘤消失,凌志军迎来重生,成为“抗癌成功第一人”。

人民日报记者,有多部代表作品

年12月,凌志军出生在上海,和大多数小孩子一样,凌志军从小就希望做一个科学家,能够像他的哥哥一样搞化学实验、做火箭模型,哥哥是他的榜样,也是他一直追逐梦想的力量,所以他自幼就崇尚技术,轻视文史。

可对未来满怀期望的凌志军却迎来了为期十年的浩劫,年,凌志军15岁,刚刚初中毕业的他被迫辍学,到工厂做了电工,19岁又去到部队参军当兵。

即使这样,凌志军也从未放弃当初的凌云壮志,白天训练过后,他就晚上打着手电筒,蒙着被子学习数理化和英语。

直到有一天部队首长发现这个情况后,对凌志军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他晚上不好好休息,白天哪有精神去保卫国家?有可能连自己的安全都无法保障。

凌志军听后就合上了自己的书本,全身心地埋头训练。

25岁时,凌志军进入新华社当了一名记者,凌志军能成为一名记者,说起来和父亲渊源颇深。

父亲凌建华出生在旧时的广东农家,正是出生在那个年代,凌建华才无比向往新生活。

年,17岁的凌建华离家出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是《新华日报》的副总编辑以及上海《解放日报》的副总编辑,后来又担任《人民日报》的记者、评论员、编委等职位。

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再加上工作能力突出,凌志军被调回了北京,凌志军在和家人分离十年后终于得以团聚。

儿子归家的喜悦让父亲脸上出现久违的笑容,但没过几天,凌志军发现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整日笑呵呵的,而是眉头紧锁,愁云密布,后来凌志军才知道父亲患上了肝癌。

年,父亲还是因为肝癌离开了人世,凌志军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他写的许多稿件,也有父亲对他“活出自己人生,不要压制自己”的殷切期望。

有了过去那些经历以后,凌志军不管是看待人生还是理解事情都更加通透,父亲离世以后,他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想像父亲那样无奈的生活。

因为只有小学学历,凌志军不管是文学素养还是知识水平都达不到他的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水准,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再次拿起课本,想要到更高学府去进行学习。

30岁那年,凌志军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年,凌志军和同事合著的《交锋》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热销书,在后来的十年间,他又创作了《联想风云》、《中国的新革命》、《变化》等多部代表作品。

作为记者和时政作家,凌志军不仅具有独到且犀利的文学视角,他还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原则,“我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我一定要让读者看出来。”

这是他的第一个原则,作为一个信息传递者和表达者,他明确地表达着自己应有的态度和情感。

“那些我赞成赞赏的人做了错事,我照写不误,那些他不喜欢不赞成的,他也会把他们的观点一字不差地发表出去,不会对事实和观点进行扭曲和误解。”这是他的第二个原则,这不仅是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也是他的价值所在。

确诊癌症,活不过三个月

年2月,凌志军为了完成自己的新作《中国的新革命》,他已经在案前不辞辛苦了12个月,每天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着完结在即的作品,凌志军不禁松了一口气,终于能好好的睡上一个好觉了,谁知他刚从椅子上站起来,眩晕感随之袭来。

他本以为是自己这一段时间长期的操劳所致,医院检查过后才知道,他得了癌症,癌细胞已经向全身扩散,而且已经到了晚期,可能活不过三个月。

凌志军和妻子听到这个结果,仿佛晴天霹雳般愣在了原地,凌志军身体素质一向很好,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习惯和不良爱好,不明白为何病魔偏偏盯上了他们一家?

凌志军那是第一次感到自己离死亡这么近,触手可及,父亲患癌离开人世的场景一遍遍地在他眼前浮现,他也慢慢被绝望笼罩。

从医院离开后,他们又医院,希望是误诊,可是经过几轮检查以后,还是逃不过癌症这个结果。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开始四处求医,凌志医院有一个治疗癌症方面的专家,在癌症方面颇有建树,说不定他会有治疗方案,经过不断的预约和挂号之后,凌志军和妻医院。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以后,凌志军终于坐在了专家的面前,医生把凌志军拍的片子放在面前仔细端详,然后便和身旁坐着的一位年轻医生交谈了起来。

凌志军坐在那焦灼不安,他急切地想知道自己脑部和肺部的肿瘤有没有联系,也想让医生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宣判,谁知医生对自己连简单的病情询问都没有。

“我忽然觉得自己并不是他的病人,而不过是他的一个病例,在恰当的时间主动送上门来,成了他的教学标本。”

等到他们说话停顿的间隙,凌志军终于找到机会问出自己的疑问:“医生,我脑子的肿瘤和肺部的病灶有关吗?”

谁知医生并未就他的问题给出解答,反而反问了他一句:“你希望他们有关联是吗?”

听到这话凌志军虽然不知是何意,但也大概明白了他的病情不会太乐观,于是他和妻子再次医院。

凌志军生病以后,妻子就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专心照顾他,之前他们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如今却是癌症让他们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们都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剩的只有憔悴和绝望。

因为不能确定脑部和肺部属不属于同一病原,他们不敢盲目地去做手术,好在远在国外的妹妹将他的病例拿给国外专家看了以后,他们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好结果。

他们说脑部病灶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不是肿瘤,或者可能是良性肿瘤,而且脑部和肺部病灶关联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脑部肿瘤并不是肺部转移过去的。

但是他们没有对凌志军进行当面的检查和诊断,所以这些结论还需要凌志军去做进一步的检查进行确认,并给凌志军推荐了一个权威的医生。

他们去到了那个权威专家那里,将病例以及国外专家的意见转述给了他,谁知他看了以后就说是转移瘤,需要马上开颅手术,凌志军本身对化疗和手术心里就有些抵触,想问一下有没有其他治疗手段,不手术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接着医生就抛下一句“不手术的话能有什么后果,等着呗。”然后也没他们留下商量以及询问的机会,开始接待下一个病人。

经过几次的问诊,凌志军发自内心地觉得医生冷漠的表现远比检查结果和疾病的折磨更让人绝望,仁者医心,情绪和心理上的压力才是让人不堪一击的罪魁祸首。

5年后肿瘤消失,战胜癌症

从医院回到家以后,凌志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来,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不知道自己是在劫难逃还是有幸重生,而这一念之间,足以让他情绪溃堤。

看着凌志军消沉的样子,他的妻子和儿子不知背后流了多少眼泪,虽然自己悲伤难抑,但为了让凌志军积极接受治疗,他们开始想尽办法让凌志军高兴起来。

知道父亲喜欢听相声,凌志军儿子就买了许多关于相声的影带,没事的时候就放给父亲看,还会故意做些搞怪的事逗父亲笑。

而妻子则是每天都做他喜欢吃的菜,一家人每天聚在一起,平凡而又温馨,面对妻子和儿子的举动,凌志军知道自己应该振作起来,不管是生还是死,他都应该去坦然面对。

对于医生所说的开颅手术,他决定先观察脑部的肿瘤会不会扩散再作打算,在观察期间,凌志军记录着他每天的眩晕感以及次数有没有加重变多,头晕、视觉模糊的症状有没有加重。

两个星期以后再去复查的时候,凌志军发现肿瘤的大小从2.5厘米×2.3厘米变成了2.2厘米×1.9厘米,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久违的好消息了。

后来在胸科影像学专家石木兰的建议下,凌志军对肺部的肿瘤进行了切除,对脑部的肿瘤则是没有进行切除。

不仅如此,凌志军没有进行化疗,也没有吃任何的抗癌特效药,他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也查询了世界各地关于癌症的情况,他发现化疗对癌症的作用并不大,更多像是癌症病人的一种安慰和心理暗示一样。

而癌症特效药虽然对抑制癌症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带来的副作用却远远超过了它的正面作用,不仅会掉头发,还会失眠,免疫力下降,病痛的折磨丝毫没有减少。

在知道这些弊端以后,凌志军开始尝试用一些自然的方法让自己恢复体能。

对他来说,他的时间不再是被工作填满,而是更多地去享受时间,他向单位请了长假,带着家人在深圳租了一个小院生活下来。

他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每天早睡早起,吃饭以粗和杂为主,每天还要喝上毫升的水。

不仅如此,他还喜欢上了喝咖啡,每天花二十分钟的时间去研磨咖啡,沉浸在咖啡醇厚的香气里,接着放空自己,享受宁静带来的平和。

他不再把自己封闭在桌前,为新书构思而埋头苦想,而是更多在户外度过一天时光,草地、湖边、公园到处都是他的身影,一有时间,他还会带着家人去滑雪和游泳。

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去锻炼,每天步行五公里,五年时间,他一共走了公里的路程,相当于从北京到拉萨一个来回。

三个月之后,凌志军依旧活着,而且整个人气色也好了许多,之前的眩晕、头痛症状也在慢慢减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告诉他,脑部的肿瘤正在慢慢回缩,各项身体指标也在慢慢好转,死神距离他越来越远。

回想当初他们被“死亡预言”吓得手足无措的样子,凌志军和家人都觉得有点好笑,也很庆幸当时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开颅手术。

五年之后,医院复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他脑部的肿瘤已经不见了,不仅是病人,连同医生都被这一操作惊呆,纷纷感叹是奇迹。

年的一天,凌志军遇到了社区卫生站的老护士长,说起他的病她十分吃惊,感叹道:“你现在还活着,真不容易,好好珍惜吧,别人像你这样的,早死好几回了。”

听到这话,凌志军想到那些和他同样有癌症遭遇的患者,还有他们处在绝望中的家人,他想把他的经历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癌症不是死刑”,于是凌志军创作了《重生手记》。

他不是要让其他的癌症患者去盲目效仿他的方法,而是想让他们能够去辨别哪些治疗应该接受,哪些治疗应该拒绝,这不仅需要坚强和勇气,也需要智慧。

凌志军劫后余生后,对死亡的理解变得更加的开朗和通透,他不再恐惧死亡,而是把死亡当成人生必经的过程,同时他也在不断地带给癌症患者希望和力量,让他们不妥协、别绝望,或许将来的某天就能重获阳光。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从肺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