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20年磨一剑这项研究让肺癌早期诊断显著提高
医院李为民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李为民教授
创立早筛早诊早治系列技术,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6.48%提高至60.78%;研发人工智能产品,对3-5毫米肺小结节快速检出,准确率达98.8%;建立经皮穿刺获取小样本组织用于肺癌基因突变检测,准确率达95.45%……
11月3日,在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李为民率领团队研究的“肺癌早期精准诊断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年起,李为民教授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开展科技攻关、建立早筛早诊体系、突破诊治难题,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达到肺癌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双提升”的目标。
一个难题
提高肺癌早期筛查率迫在眉睫
李为民给出一组数据:现已有研究证实,如果在早期发现肺癌,其5年生存率能够接近60%,而晚期仅有5%左右。尤其是小于1厘米的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92%以上。“提高肺癌的早期筛查率,将肺癌的发现端口前移!”李为民说,这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如何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对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发现早期可治愈的肺癌,肺癌死亡率能降低20%。
美国及欧洲各国把年龄大于55岁重度吸烟者作为肺癌高危人群,我国肺癌筛查指南把年龄大于50岁且重度吸烟者定义为肺癌高危人群。因此,低剂量螺旋CT筛查也主要集中在超过50岁以上的人群。在我国,肺癌筛查的目标人群是否准确?
李为民团队对中国肺癌患者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和随访,有了一项重大发现:肺癌呈年轻化趋势,而且很多患者没有吸烟史。“我接诊的患者中,最年轻的只有9岁。”李为民表示,照搬国际惯例,对中国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土不服”,因此应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筛查方案。
李为民和团队设计了《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成都市40岁以上例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1.34%的人为肺癌高危人群。这一信息提示,在我国肺癌高危人群与国外存在差异。如果我们照搬国外的经验,会导致一半以上的肺癌漏诊。
一个疑问
哪些人群应该纳入早期筛查对象
在研究过程中,李为民团队还注意到一个问题:肺癌家族史者是否存在肺癌风险基因?他带领团队对“肺癌家族史风险基因”进行研究,对四代均患肺癌的家系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并首次采用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国45岁以下大样本年轻非吸烟肺癌分子特征,提示非吸烟肺癌具有独特分子机制。因此证明,年轻、非吸烟群体也进入肺癌高危人群中。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李为民提出,凡是40岁以上、有吸烟史、出现过职业暴露、有肿瘤家族史的,都应该纳入肺癌早期筛查对象。
李为民提出的“建立我国40岁以上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方案”,为破解早期肺癌漏诊提供了支撑。“40岁以上的肺癌高危人群应该进行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这一理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全国多家体检中心都已将低剂量螺旋CT纳入常规体检的范畴。
一个创新
建成中国首个肺癌临床智能数据库
患者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后,如何确保“阅片”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如何提高“阅片”的准确性?
李为民团队建立大样本肺癌智能数据库,集成各类数据系统,构建呼吸疾病病种库,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视觉算法,对临床、影像、病理、基因等多维数据实现全景信息提取,建成中国首个肺癌临床智能数据库,实现病种库的可视化、结构化、智能化,为新型影像技术开发提供大数据支撑。
基于以上的创新,针对小结节容易漏诊、误诊和性质难以判别,团队开发了肺结节/肺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3-5mm肺小结节检快速检出准确性达到98.8%,优于放射科专科医师平均水平,且阅片效率提高50%;对肺结节性质判断准确性达90.39%,这一比例甚至高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技术已在医院等家医院推广应用,医院肺癌早筛早诊提供了技术保障。
李为民团队的系列成果破解了早期肺癌漏诊难题,突破了肺癌精准诊断技术瓶颈,建立肺癌规范治疗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肺癌早诊早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