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医院接诊了一名特殊患者。该患者因为对自己的身高感到不满,在国外做了断骨增高手术,结果导致双腿严重感染无法行走,甚至面临终身残疾。
江苏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王磊介绍:这名患者当时是拄双拐来我院就诊,通过拍X片发现双小腿做了增高手术,骨折断端没有完全愈合好,手术部位的皮肤有炎症反应,患者自诉此前在国外做过断骨增高手术,目前,仍然不能独立行走。
“断骨增高手术”是什么?它会带来什么危害?如何才是科学增高被?
什么是“断骨增高”?
所谓“断骨增高”,其实在医学上更多是用“肢体延长术”来称呼它。这种手术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可是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一直发展受阻。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伊力罗夫(IlizarovG.A)才发现一种行之有效肢体延长术方法。
而所谓的断骨增高也属于肢体延长术中的一种类型,即通过人为制造骨折间隙,再通过轴向加压以及骨折间隙加压(通过钢针强度实现)能刺激成骨骼填补间隙,达到增高的目的。
而肢体延长术真正的目的是用于治疗因较大的骨缺损(感染、创伤、肿瘤等骨切除)所致肢体短缩、多种原因的身材矮小、骨骺损伤后的肢体不等长等伤病。也就是说,现在的肢体延长术主要使用在帮助肢体畸形的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形态和功能方面。
例如:应用短缩-延长技术在高能量爆炸导致的小腿严重创伤保肢中的疗效。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这些很多是家庭里面顶梁柱的壮劳动力减少损伤后的感染风险与残疾可能,以求恢复工作能力,以减少社会负担及家庭压力。
不恰当使用可能终身残疾
“断骨增高”这种手术风险极高,多年前,我国就明确出台相关规定,对此类手术进行严格管控。
王磊介绍,断骨增高手术是根据肢体组织在一定的力量刺激下可以再生的原理,把小腿或大腿的骨头“断开”,然后在体外安装具有牵伸作用的外固定支架,每天不超过1毫米的速度,将肢体缓慢延长到满意的长度。
此前,原卫生部出台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肢体延长术是一项骨科临床治疗技术,不属医疗美容项目,医疗美容机构不得开展此项技术。开展该项技术的医疗机构,应为具医院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骨科”诊疗科目。”
同时,断骨增高手术风险极大,具有多方面的危害。
王磊介绍,在实施断骨增高手术时,外固定“增高器”的钢针要穿透术者的双腿,可能损伤腿部的血管、神经组织,造成感染,甚至引发骨髓炎,造成残疾。
如何科学增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教师张亚菲介绍:在运动方面,16、17岁前,多做一些跑跳的练习,来刺激骨骼生长,做些拉伸练习,增加骨间距,到17岁之后,骨骼趋于完整、趋于成熟。多做负重练习,中大强度的负重练习,可以让青少年受益一生。
专家表示,除了运动,营养方面也要跟上,青春期时,要补充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钙、镁、钾、铜等骨营养素,让骨骼富含弹性、增强硬度。
多喝牛奶,多运动:牛奶补钙,运动等可以在青春期提高人的身高潜力。
营养充足,均衡饮食:身体有充足的营养,你的身体才会有长高的动力,君不见建国以来我国人均身高节节攀升。
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是身高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多锻炼:锻炼背部肌肉与颈部肌肉,不驼背,保持脊柱挺拔,可以让你的身姿挺拔,把1.7米发挥出几乎1.8米的效果。
本文来自:央视新闻、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