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妈妈手册
闺蜜有一个四岁的女儿,非常可爱。
她不论是语言、思维还是运动能力,都远超同龄的小朋友,可独独个子,一直长不高。
和闺蜜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还开玩笑说:“不行以后就带孩子去断骨增高,不也能长高嘛。”
这话一出,可给我吓了一跳,赶紧劝她打消这个想法。
因为「断骨增高」的致残率相当高!千万不能试!!!
就在年前,江西的一名19岁女孩,医院做了断骨增高的手术。
虽然她“成功”增高了6公分,却在术后出现关节僵硬、行走障碍等症状,无法正常走路。
想让孩子长高,是每个家长的希望,所以咱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去帮助孩子。
但一旦用错了方法,不仅达不到长高的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耽误孩子正常发育!
一下几种“增高”方法,大家一定要尽早避雷,以免孩子受害终身。
如果我问你,如何能帮助孩子更好得长高?我猜十个人中,有十个回答都是:多运动。
很多家长都会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打篮球、跳绳、跑步、跳高,用跳跃运动的方式,刺激孩子生长。
这种方法运动方法到底有没有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是不是让孩子运动的越多就能长得越高呢?答案是:不建议!
早前就有过一个新闻案例。
浙江一名13岁女孩,身高一米五八,体重接近斤。孩子的身材,引起了妈妈的焦虑。
于是为了帮助女儿抓住最后的长高机会,早中晚都给孩子安排了跳绳,每天逼其跳满个。
结果一段时间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高效果,孩子的膝盖反而越来越痛。
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胫骨结节骨骺炎。
直到医生确诊的前几分钟,妈妈还在怒气冲冲地对女儿说: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偷懒的小心思,反正等医生做完检查就一清二楚了。现在不愿意坚持,以后长不高,后悔的是你自己!”
可就在听完检查结果后,妈妈陷入了自责......
其实生活中,因为跳绳、篮球等运动受伤的孩子,比比皆是。
咱们要知道,孩子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无论是骨骼、肌肉还是神经系统,都处于成长期,这个阶段是相对脆弱的。
如果运动量过大,超出了身体负荷,就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骨骼损伤等情况。
不仅如此,运动的时间不佳,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养过娃的都知道,如果孩子白天玩疯了,晚上要么兴奋到睡不着,要么就是半夜睡不安稳,频频夜醒。
这就是因为,运动量过大,导致大脑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影响了睡眠。
对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睡眠质量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不仅建议父母们,给孩子安排运动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的项目,同时也要把我好度量和时间,以免适得其反。
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可这句话真的并不严谨。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宝妈:
早上五六点就喊孩子起来吃早餐、晨读,灌输给孩子早起会更好的概念,结果孩子困的一天都打不起精神。
她给我的说法是:“还没养成习惯,等他习惯早起就好了。”
早起虽然是个好习惯,但太早,也并不提倡,尤其是像上面这位,五六点钟叫孩子起床的宝妈。
因为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起得太早,会干涉他们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
不仅不会增高,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原本的身高。
人体分泌生长激素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晚上10点至11点;清晨5点至6点。
这两个时间段,是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时刻,晨妈不建议父母在这两个时间段里,打断孩子的睡眠。
父母们可以选择的最佳叫起床时间,大概在7-8点左右,既不耽误孩子长个子,也可以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都说吃哪补哪,想让孩子长得高,饮食咱们肯定也不能落下。
于是乎,很多家长喜欢在家里,给孩子熬点鸡汤、骨头汤,顿顿补充大量的营养。
然后就出现了我们经常提及的一种情况:诱发性早熟,影响长高。
首先,咱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人的身体吸收是有限的,并不是吃了多少,就能补充多少,更不是吃了什么,就能对应着补充哪里。
营养过剩,无疑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负担,还会催促孩子“提前生长”。
提前生长可不是大家理解的长高,而是导致孩子骨龄发育提前,骨骺线提前闭合,从而影响成年后的最终身高。
简单来说,就是会营养过剩,发育提前,会导致长大后偏矮。
而且那些身体消化不了的营养,会堆积成脂肪,长此以往,还会增加孩子的消化负担,也会提高患肥胖疾病的风险。
所以咱们给娃补充营养,一定要讲究分量少、种类多、营养均衡。
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稳定的成长发育。
如果要给错误长高方式排个序,接下来这个,可以说是妥妥的TOP1了。
后台有不少粉丝问过我:增高药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吃?
我的答案都是:不能。
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部门从未审批过任何具有增高功能的保健食品。
首先,增高药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其次,从医学角度来说,这些所谓的药物并无科学依据。
盲目服用药物,还有可能增加身体消化的负担,甚至有伤害肝肾器官的可能。
除此之外,在市面上宣传的大多数增高药中,基本都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会诱发孩子性早熟。
最终结果,同样是影响孩子的正常长高。
其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由运动、睡眠、营养、情绪、遗传等因素共同推动的。
光抓住其中的一点,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用力过猛,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咱们应该面面俱到,并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承受能力,合理适度地安排。
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在对待孩子“增高”这件事上,可以科学理智地对待,不要操之过急,胡乱投医。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对啦~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