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中国抗癌成功第一人”!
年,他被确诊为肺癌,预计最多三个月寿命,到如今依然健康,他是如何击溃癌症的呢?
凌志军:突发的癌症晚期
年,凌志军出生在上海,生长在北京,25岁时,这位从没读过中学和大学的小伙子凭借优秀的个人能力成为了一名新华社记者,凭借自己独特的视角与出色的文笔,出版了多部畅销书籍,成为了一位知名的畅销书作,并且走到了《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的职位,被称为“中国版威廉.曼彻斯特”。
年,在家中伏案写作的凌志军突然晕倒,在几天后的体检报告中得知,凌志军换上了肺癌,并且已经出现了脑转移。
因为是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医生说要做好思想准备,可能活不过三个月。
其实在确诊癌症之前,凌志军对癌症并不是特别的陌生,他的父亲,凌建华,就是因为肺癌去世,虽然父亲去世的时候,对癌症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听从医生的建议,放疗、化疗,能做的都做了,还是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凌志军在患癌之后,特别不理解,为什么癌症会找上自己,平日身体都很硬朗,怎么就突然成了肺癌晚期了呢!
四处寻医,只手术不化疗
在确诊后,凌志军开始四处求医,当时的治疗方案之有化疗、配合抗癌药,但是凌志军见过父亲化疗期间的痛苦,他不想接受这样的治疗方式,于是只接受了手术治疗,并没有化疗,也没有吃抗癌药,而且自己研究相关癌症资料,寻求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人民日报记者,从癌症晚期到抗癌成功,9个“康复策”了解下
抗癌成功的凌志军谢了一本抗癌感悟的书《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书中详细记载了他的抗癌方式,并且将自己的抗癌方法总结为“康复策”:
1.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不过度治疗;
2.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
3.不抢时间,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
4.注重“吃喝拉撒睡”;
5.早睡早起,不熬夜;
6深呼吸;
7.多晒太阳;
8.修炼好心情;
9.没事多步行
在凌志军看来,医学治疗方式只是疾病恢复的辅助手段,癌症患者能不能康复,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让身心舒适为标准的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才是最标准的治疗方式。
了解肺癌
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或肺泡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肺癌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或第3位。男女发病比率为3~5﹕1,发病年龄多在60-79岁。
为什么肺癌一确诊,就成晚期?
肺癌是群癌之首,虽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一,但是早期肺癌可以根治,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必须立即重视。
久治不愈的咳嗽
咳嗽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当然多数情况下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事,但对于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的人,如果存在久治不愈的咳嗽,最好就医检查。
胸闷、胸痛
肺癌早期常伴有轻度胸闷,随着病情的发展,胸闷或胸痛会加重,患者会出现不规律的隐痛或阵痛。
呼吸困难肿瘤压迫气管,导致气流不畅有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现象。
发热
有些肿瘤会阻塞气道,导致阻塞性肺炎,程度轻的患者可能仅出现低热,部分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高热,在使用退热药之后效果并不明显。
不想得肺癌,生活中要远离“3种气”
1.吸烟是全世界公认的诱发肺癌最重要的因素,二手烟三手烟同样也会提高肺癌的发病风险。
2.大气污染是引发肺癌的另一元凶,它产生的规律也非常明显,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的居民。
3.煤烟污染和油烟污染是增大女性肺癌风险的重要原因,室内燃煤所释放的致癌物质,比吸烟还多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