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年轻人,一直在奋发向上
TUhjnbcbe - 2025/4/9 4:20: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鹏

(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外貌协会里,如果颜值算正义,身高就是最能抗风险的硬通货。

古代能打的武将绝大多数是高人,身长七尺是起步,八尺是标配,九尺才能傲视群雄。三国里的吕布吕奉先,据悉有1米95,比足球界奉先、瑞典的伊布还高一公分。

唐朝最鼎盛时期与阿拉伯人在中亚怛罗斯的那场恶战,靠一把陌刀杀出重围的名将李嗣业,身高大致是2米10,比肩篮球名宿巴特尔,他极可能是史上知名武将里的第一高度。

古代戏文里,秀才文人的形象大多是唇红齿白、面如敷粉,跟今天的顶流男星差不多。但从玉树临风、长身玉立、丰神俊朗这些形容他们的常用词来看,张生他们的身高至少也过得去。

身高一直是个话题。早些年,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娱乐明星对外公布的身高到底有多大水分,是娱乐八卦的重要内容。艺人里海拔捉襟见肘的,对身高在意甚至焦虑的不在少数。踩着内增高鞋上台、出镜而穿帮的也大有人在。

身高也一直是个问题。小到个人择偶、就业,身高是心照不宣的敲门砖。大到参军保家卫国,个子也有一定门槛。说身高不是问题的,大概率是站着讲话不腰疼,或者饱汉不知饿汉饥。

虽然身高相当重要,但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却只能靠天吃饭。为了长高,古人也绞尽脑汁,从进补到琢磨睡姿,办法五花八门,但没听说有什么明显效果。吃成膀大腰圆胖子的很多,吃成玉树临风汉子的没听说。

人类想离天穹近一点的梦想从来没有停息过,但对长高的秘诀探索了几千年,摸到窍门的历史不到一百四十年,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只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儿。

如今的60、70后,小时候要是对自已的个子焦虑,父母是回天乏力的。我的父母用这样的古训宽慰我:只有长人多穿衣,没见矮子少走路。我则这样自嘲: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世界上确实有生来就高人一头的民族或者部落,比如东非南苏丹的某部落。网络上经常有那里的中小学生跳高、成年人猎狮的视频。黄泥地上,身高腿长的黑人小伙七八步助跑后,一个剪刀腿轻松越过2米的横竿。前南斯拉夫兄弟们也很高大,十多年前,黑山共和国的总统总理和议长身高合计超过6米,曾被传为佳话。

但那只是罕见的个例。如今绝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的身高增长,是后天努力的结果。长高问题上,靠天吃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去年秋季,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收集个国家和地区的万5—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数据,评估-年这35年来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身高、体重变化。

这个报告最让人欢欣鼓舞的是,中国的青少年是过去35年里全球身高增长最快的群体,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近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一,增长将近9厘米,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别是.7厘米和.3厘米,世界排名从年的第名提升到了年的第65名,超过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帝国理工团队的数据都来自公开材料,样本取自北京、上海、安徽、江苏、辽宁、新疆、山东等,对它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业内人士存有异议,毕竟数据不是来自人口普查。按常识,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青少年人身高有明显的差距。

但参考一百年来荷兰人身高暴发性增长的趋势图,以及半个多世纪来日本人身高上急起直追,帝国理工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大致还是值得信任的。如今我们90后和00后这一代,比他们60后和70后的父母们高半头,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

据《柳叶刀》,荷兰年轻人现在是全球最高海拔,男子平均.8厘米,女子.4厘米。而上个世纪初,荷兰男人平均身高才厘米,跟他们国家的地理海拔一样,在欧洲低人一等。

多年里荷兰人身高狂飚的秘诀是:财富的平均分配(贫富差距减小)、营养改善(普及牛奶和肉制品)、医疗体系完善(设专门机构对青少年身高问题进行咨询、干预)。

日本人的情况跟荷兰如出一辙。幕府时代日本男子平均身高厘米,身高厘米的江户幕府第一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是那个时代的伟人、巨人。如今日本年轻人的平均身高接近厘米,他们的成长史全世界都耳熟能详: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35年来中国年轻一代长势喜人,同样没有独门秘籍,和荷兰、日本殊途同归,都是四轮驱动:遗传因素、经济发展、营养改善、医疗干预。

遗传因素是千百年来的常识,容易理解,但这个因素反而不再重要,主要是拜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所赐。90后、00后的祖辈们想长高,非不为,是不能也,那个年代填饱肚子是比长个子紧迫得多的现实问题。粗茶淡饭、清汤寡水,偶尔冒出个姚明那样的巨人,有可能,一个民族整体上想高人一头,不科学。

60后和70后这代人的孩童和少年时代,比起他们的父辈来,经受的风雨少了点,口福多了点,讲究一点营养,他们的个儿,不知不觉超越40后、50后的父辈。平均身高厘米左右,是很长时间中国成年男子的标配。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几乎已定格为历史群像。

长高这件事上,90后和00后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驶上快车道、经济社会大发展,助推他们的身高狂飚突进。以往一个国家十年内平均身高长1厘米,已是不错的成绩,我们35年长了9厘米,速度堪称风驰电掣。

现在父母如果想让子女的个儿拔一下,可以各显神通,喝牛奶、多吃肉、注意营养平衡;早睡觉,多户外运动,这些都有科学依据。比起祖祖辈辈来,他们最大的幸运是,身高现在可以预测,可以干预,准确率和成功率都很高。只要在骨骺闭合、发育停止之前采取措施,办法远比困难多。

个人的身高是身体指标,群体的身高是历史的尺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文明昌盛,社会进步,国民的个子矮不了。反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落,如果身高明显矮于自己的祖辈或当下的邻居,那一定是社会出了大问题,元凶无非就是贫穷、饥荒、战乱、瘟疫、营养不良之类。

也许有人会问,按这个生长速度,再过三五十年,我们能不能超过荷兰,成为人类身高的珠穆朗玛?

答案是,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现在长高的密码差不多都已破解,并全部付诸实施,再想保持过去三十五年那样的增长速度很难,更大的可能是像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年那样,和风细雨、缓慢成长。而且有专家认为,现有科技水平下,人类的身高和寿命,正越来越接近极限。

除非从事特殊行业,比如篮球之类的运动,否则太高的身材对普通人并没有多大意义。日常生活中,1米90群体的幸福指数、健康指数并不会比1米80的高,2米多的男子可能让路人侧目,但他自己的烦恼有可能多于幸福。

当孩子的个子长到一定的高度后,做父母的与其再关心子女的身高,不如多关心他们的肺活量、胸围、背肌力量之类的指标。

已经高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下一步是强起来、壮起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年轻人,一直在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