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门诊上又碰到了去年曾就诊过的一名患者,又开始疼,他说,我感觉自己骨头里被人扎了一把刀。
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他,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去年他就诊的时候疼痛难忍,曾在门诊上撒泼。止住痛以后态度有所缓和,但是治疗依从性很差,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这次来,是因为昨天喝酒喝多了,旧病复发。
他得的病就是通风,痛起来就像刀刮骨,性质剧烈,无法忍受。
什么是痛风
说到痛风就得提高尿酸血症,咱先看看官方解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来的代谢疾病,但痛风疾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结石,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才称之为痛风。
也就是说,痛风患者的诊断,首先具备高尿酸这一特点,然后要有关节,肾脏等靶器官损害,出现临床症状,被人体感知,才能称为痛风。
临床上把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有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后者都有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常见的痛风都是原发性疾病。
痛风患者首先出现高尿酸血症,那高尿酸血症是如何来的。
1.高尿酸的形成。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分解而来,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人体的尿酸饱和,浓度为umol/L,高于就是高尿酸,性别和年龄不同数值会有差异。尿酸的升高包括2种类型。
(1.尿酸排泄减少,这个比较好理解,尿酸随人体代谢,肯定是会产生的,排泄不出去就会体内蓄积,其根源是肾小球滤过率的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吸收增多等等肾脏排泄障碍所致。
(2.尿酸生成增多,主要是由于体内某些酶得缺陷所致(包括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高吧啦吧啦吧啦)等等。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2.痛风的发生。不是每一个高尿酸患者都能发展成痛风,当体内血尿酸浓度过高,可能会析出结晶,这些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和皮下组织,造成结构该变,导致痛风肾,痛风石等。
尿酸结晶在关节沉积,容易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拇趾和第一趾骨关节最常见,多为剧痛,多为夜间起病,饮酒是个高发诱因。本名患者就是在饮酒后发病。
痛风还会侵袭肾脏,可出现水肿、高血压、肌酐升高等。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出现无尿或少尿。极少数的患者会出现尿酸结石,出现血尿,肾绞痛,但结石梗阻时导致肾积水,肾脓肿等。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痛风,痛风该如何治疗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一般治疗,控制饮食,限制饮酒,减少进食动物内脏,都是升高尿酸比较高的食物,还有海鲜,每日大量饮水增加尿酸排泄,日饮水量最好达到毫升以上;积极的降压,降脂,减体重及控制血糖。
2.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的就是维持血尿酸当正常水平。
(1.排尿酸药,代表药物就是苯溴马隆,不良反应少,不影响肝肾功能,从小剂量逐渐增加,配合着大量饮水,适用于肾功能良好者。
(2)抑制尿酸生成,明星药物是非布司他,效果好,服用禁忌少,就是价格昂贵,传统的药物有别嘌呤醇,与排酸尿合用效果更佳,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的患者。
3.痛风的治疗,痛风的治疗一般是指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的治疗,主意治疗药物包括以下三类。
(1.)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上学那会教授指示使用越早疗效越好。只是副作用较多,医院也没有这个药,使用不多,缺乏临床应用经验。
2.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治疗轻度疼痛和因为增加消化道溃疡,最多只服用一种此类药物。
3.糖皮质激素,在上述两种药物无效或者有禁忌症的时候,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起效快,缓解率高,疗程不要超过二周,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症状“反跳”,所以需要谨慎。
总结一下,痛风形成其实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为体内尿酸多,当尿酸浓度体内饱和,在肾脏关节处析出结晶,形成痛风。
治疗说起来很简单,第一就是排出去,第二就是少制造。做起来却很困难,这里的制造主要就是指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多吃蔬菜少吃肉,适当运动等多饮水,戒酒戒肉戒海鲜,降脂降压减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