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腹膜后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占60%~80%,常见的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及恶性淋巴瘤等;良性肿瘤中以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一般而言,腹膜后肿瘤囊性者常为良性,实质者多为恶性。
病因
腹膜后肿瘤主要来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组织、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2/3为恶性肿瘤。
(1)良性肿瘤
脂肪瘤、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囊性畸胎瘤及化学感受器瘤。
(2)恶性肿瘤
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神经鞘瘤及恶性畸胎瘤等。
发病机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种类繁多,最常见的肿瘤通常起源于腹膜后的肾脏、肾上腺和腹膜后的各种软组织。
临床表现
1.症状
(1)压迫症状
胃肠道受压时,可有恶心、呕吐及饱胀感;直肠受压时可有大便次数增多及肛门胀感,甚至大便变形及排便困难;泌尿系统受压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血尿,输尿管受压可致肾盂积水,血管受压则下肢水肿。
(2)疼痛
腹膜后肿瘤出现疼痛是由于包膜张力增大或压迫侵犯刺激神经表现为腰背痛、会阴部痛或下肢痛。
(3)全身症状
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甚至出现恶病质。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可出现相应症状。
2.体征
腹部肿块:腹膜后肿瘤部位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压迫脏器及胀痛时始被发现腹部包块。良性者增长缓慢,恶性者发展迅速,肿块多偏一侧。
治疗原则
(1)腹膜后肿瘤都应行剖腹探查术,良性肿瘤应手术切除,如与重要组织粘连,不能完整切除时,可作包膜内切除术。
(2)恶性肿瘤无远处转移者,应争取根治性切除,不能切除时,根据活检结果选择化学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
(3)肿瘤累及血管者,需进行血管置换术,累及腹部脏器时,还需进行脏器的部分切除术。
来源:李海燕,景在平,毛燕君,张玲娟,等主编.《血管外科实用护理手册》.上海:第二*医大学出版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8.28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