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研讨会”在广州成功召开。这项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肺癌学组和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的《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凝聚了病理科和临床肿瘤学家的专业智慧,从国内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适应证、预测标志物PD-L1指标使用、PD-L1检测适用人群及检测时机、PD-L1免疫组化检测和PD-L1表达异质性相关科学问题等全面阐述了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
为更好地传递共识解读研讨会的核心内容,解读共识的核心要点,推广共识的规范应用,本报特别采访了医院杜祥医院张绪超教授,本文整理访谈精粹,与读者共享。
杜祥教授:解临床所需,定国人规范,保病患生命,减社会负担
杜祥教授
第五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CNAS医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检查领域工作组组长
ISO医学实验室评审员
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所长
杜祥教授专访视频
Q:请问制定本共识的初衷,以及共识可能对临床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产生的影响。
杜祥教授:正如共识解读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反复强调的,制定本共识的初衷是源于临床的需求。当前,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肺癌的诊疗格局,为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免疫治疗适宜人群的筛选和疗效预测标志物越发增多,而PD-L1表达状态仍然是公认的有效指标,如何在纷杂的检测市场实现精准的病理学检测,为临床免疫治疗的精准施治提供线索和依据成为了临床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本共识凝聚了18位病理科、肿瘤科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智慧,参考国内外指南及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和诊疗现状,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制定了专业的共识意见,为国人所制,为国人所用。共识内容翔实,落地临床实践,从纲领性要点,到细微处操作,诸如标本采集的时间节点等细节都展开了详细的论证,反复的研讨,意在将复杂的检测精准化、细致化、统一化,筛选可能从免疫治疗获益的患者人群,真正实现精准病理学指导下的精准治疗,为我国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毫无疑问,本共识的发布是我国肺癌诊疗发展历程的关键一步,精准的检测不仅可指导后续精准的肿瘤治疗,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更是通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减轻了患者乃至整个社会的疾病负担。
张绪超教授:规范检测指导免疫治疗实践,更多生物标志物探索优化免疫治疗决策
张绪超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
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中心研究员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中心实验室主任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常务理事
CSCO肿瘤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秘书
广东省转化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分子诊断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会员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
张绪超教授专访视频
Q:请问本共识的推出以及后续的临床实施对我国肺癌患者会带来怎样的获益和影响?
张绪超教授:免疫治疗已步入临床实践,获得了诸多指南的一致性推荐,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累积,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必将进一步扩大。如何基于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可能免疫治疗获益/不获益的人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医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