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18FFDGPE
TUhjnbcbe - 2021/2/4 19:25:00

为评估基于治疗前18F-FDGPET/CT的放射组学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能力,近期学者纳入例肺癌患者行治疗前18F-FDGPET/CT,并行基因突变测试。采用LIFEx软件包提取反映肿瘤异质性和表型的47个PET和45个CT放射组学特征。采用LASSO算法选择放射组学特征并开发放射组学模型。行ROC曲线分析比较由放射组学模型、临床变量及其组合建立的模型的预测性能。另外,开发基于放射组学特征评分(rad-score)和临床变量的列线图。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和验证组(n=73)。选择了10个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放射组学模型模型。该模型可区分EGFR突变和EGFR野生型,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组0.79,验证组0.85,而临床模型为0.75和0.69。当结合临床变量和放射组学特征时,训练组AUC增至0.86(95%CI:0.80–0.91),验证组AUC增至0.87(95%CI:0.79–0.95),预测EGFR突变性能提升。研究表明,基于PET/CT的放射组学特征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方面有良好的性能,是临床靶向治疗的选择的有用方法。

原文题目:Valueofpre-therapy18F-FDGPET/CTradiomicsinpredictingEGFRmutationstatusin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

———————END———————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18FFDG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