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据专业机构预计,年我国因患癌症死亡的患者将高达万人,未来10年发病率与死亡率还会持续上升,主要原因仍然是“人口老龄化”所致。但专家表示,只要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会受到控制。
“健康长寿36计”请听:
本期嘉宾
叶
嗣
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曾经在芬兰、加拿大卡尔、德国做访问学者,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40余年。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历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会主任委员以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等编委。
本期视频
如何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1.
癌症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癌症在医学上被称为恶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细胞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一般对机体没有危害。恶性肿瘤则不然,是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后不受机体控制的异常增生,在器官或组织中生长成一定的实体新生物,并能侵犯、破坏邻近的组织和器官。医学上多数恶性肿瘤是根据它们起始的器官或细胞类型来命名的。临床上确诊恶性肿瘤除依据病人的症状、医生的临床经验、各种检测技术如CT、血液中的相关成分检测等,但*金标准还是病理检查诊断。病理检查不仅可判断细胞性质(良性或恶性),亦可判断细胞类型及恶性程度。
2.
为什么大家“谈癌色变”?
一般人都知道癌症致死率高,认为是“绝症”,加上大多数癌症在晚期非常痛苦,治疗过程很艰难,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危害生命。影响人类寿命的疾病除心血管疾病外就是癌症。凡具有正常思维和情感的人,哪个不怕癌症呢?所以“谈癌色变”可以理解,是人的正常情感反应。然而只要对癌症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了解它的规律和特性以及防治措施,人们就不会太恐惧它了。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许多过去不知道怎样预防和治疗的癌症,如今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
3.
什么样的病因可能会导致癌变?
一个恶性肿瘤长成至1至3cm大小不是一两天就能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一粒植物种子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成一棵植物。肿瘤的形成需要特定的生物学环境,即引起癌症的因素。实际上机体是否患癌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机体的遗传体质、各种致癌因子等。按致癌因素的来源可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有: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一般出现在腌制过的蔬菜或隔夜的菜中)、*曲霉*素、苯丙胺、污染的空气;生物致癌因子,如乙型肝炎病*、乳头瘤病*、幽门螺杆菌等。内因主要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即免疫监视功能以及遗传和整体体质。
4.
近几年癌症的致死率状况和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数据,年全球有万癌症新发病例,其中死亡万。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全球第一。男性患癌症的第一位是肺癌,女性患癌症的第一位是乳腺癌。我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万,其中死亡约万。年癌症死亡万,未来10年发病率与死亡率将持续上升。主要原因仍然是人口老龄化,年龄也是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癌症死亡率相差很大。一般早期发现的癌症生存率较高,如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有些可以超过5年,甚至10年以上,甚至可%根除。以肺癌为例,5年生存期平均为50%,早期可%根除,但中晚期患者生存率逐渐降低,4期肺癌5年生存率只有2%。我国癌症死亡率排前四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和靶向药的应用,生存期都有所提高。
5.
如何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据全世界大量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医学上提出了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引起癌症的病因80%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具有防癌意识,获取健康知识,采取健康行为极为重要。了解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遵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生活行为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这是0期,是重要的“防患于未然”时期。
二级预防:“三早”预防。
“三早”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预防的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其任务包括针对癌症症状出现以前的那些潜在或隐匿的疾患,采取“三早”措施,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逆转到0期,恢复健康。癌症早期的平均治愈率在80%以上,其中早期宫颈癌、肺癌的治愈率为%,早期乳腺癌及直肠癌的治愈率为90%,早期胃癌的治愈率为85%,早期肝癌的治愈率为70%。
三级预防:康复预防。
防复发、防恶化,防残疾。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和治疗,正确选择合理的最佳诊疗方案,消灭癌症,恢复功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甚至带瘤生存、带瘤工作。
6.
癌症的筛查
癌症体检项目主要包括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物理检查。医生进行体格检查,这也是癌症筛查的一种方式,如乳腺触诊检查、肛门触诊检查直肠、胃镜和肠镜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抽血化验,测定血肿瘤标记物,如AFP(甲胎蛋白)、癌胚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记物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需要多种检查综合判断。许多肿瘤的标记物需要多个标记物指标同时出现,并显著高于正常值上限。
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有超声波检查也就是彩超检查,彩超检查可以大致了解一些情况,然后作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可清晰地看到甲状腺、胆、脾、肾、盆腔等全身大多数器官或组织是否有肿块的存在。
附:温馨提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检查技术手段的发展,许多癌症的早期诊断水平已经提高不少。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和肿瘤标记物检查是近年来重要技术进展。建议中老年人尤其长期抽烟以及相关空气污染职业的肺癌高危人群(如厨师)、中老年长期做饭的家庭妇女等应定期做CT检查。胸部X光片不能发现早期肺癌,而低剂量螺旋CT可发现达1毫米的微小结节。一般5-8毫米以上磨玻璃样结节和实体结节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