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无法在体内合成,必须由外界摄入的一种微量元素,今年正好是硒被发现周年。
年化学家贝尔采利乌斯(Berzelius)发现硒年瑞典化学家贝尔采利乌斯(Berzelius)在焙烧*铁矿制硫酸时,发现在铅室的壁上和底部附着有红色的残泥。将残泥加热,即发现一股似腐烂萝卜的臭味,性质与碲相似,经过研究确认其中有一种新的元素,参照碲(原意为地球)的命名,他根据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之女神(Selene)”一词取名为Selenium。按照希腊神话里的说法,月之女神赛琳娜(Selene)身材修长、匀称,相貌美丽,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她与阿波罗一样喜欢森林、草原和海洋,是生命的保护神。Selenium的中文翻译就是“硒”,即月亮的意思。
建议将硒用于癌症的化学治疗年Walker和Klein建议将硒用于癌症的化学治疗。
年报告发现硒与癌症的关系并提供了依据年Clayton和Baumann首次报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硒能防止二甲基氨基苯对大鼠的致结肠癌作用,为硒与癌症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科学家施瓦茨在研究发现硒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年德国科学家施瓦茨在研究肝坏死病因时发现,除了含硫氨基酸(因素1)和维生素E(因素2)有保护肝脏的效果外,还有一种未被人们认识的“因素3”也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而且其保护效果比因素1和因素2更显着。
年人类认识硒的第一个里程碑年,施瓦茨开始提纯“因素3”,并终于在年5月17日发现“因素3”是硒。从而证明了硒是防止营养性肝坏死的一种保护因子。证实硒对肝脏有更强的保护作用,硒具有动物营养作用,是人类认识硒的第一个里程碑。
年被公认的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年Mills和Randall首次发现哺乳动物体内第一个被公认的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补硒,让克山病得以控制20世纪60年代,中国*府用硒控制了危害中国人几十年的克山病。30年代,在中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发病者起初咳嗽、胸闷、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继而出现全身水肿、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等表现。由于在克山县发现,所以把此病命名为克山病。直到60年代,中国克山病防治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察,发现病区的水土和粮食中硒的含量明显偏低,病区人群的血硒和发硒水平亦明显偏低。通过对病人补硒,流行于缺硒地区的克山病得以控制。
低硒地区及血硒低的人群中癌发病率高年~年,Shamberger等经过一系列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实验、研究后指出,低硒地区及血硒低的人群中癌发病率高,消化道及乳腺癌尤为显着。
GSH―Px中的硒占人体总硒量的三分之一直到年Rotruck的研究证明了硒是GSH―Px的组成物质和维持酶活性的重要组成。GSH―Px中的硒占人体总硒量的三分之一。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硒是人和动物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硒是人和动物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并建议:人体每天补充μg的硒,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高发。这是人类认识硒的第二个里程碑。人类认识硒的第三个里程碑,是中国对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硒可治疗和预防克山病,确证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应该像每天必须摄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也必须每天摄取适量的硒。
年,美国卫生管理局明文规定年,美国卫生管理局明文规定,为保证人能获得足够的硒,在可食用动物的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硒。
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各国科学家发表的关于硒营养研究的科学论文超过了10万篇,有人把90年代称为“硒的年代”。0年证实克山病大骨节病与地方性缺硒有关。中国科学家接连对中国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mg/kg的县只有1/3,即我国2/3地区属缺硒地区。其中含量≤0.02mg/kg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
硒对胃癌患者最为明显2—年,中美两国科学工作者在我国河南省林县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和安慰剂作对照的人群干预试验,其中受试者为名成年人,结果为:每天服用μg硒可显着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其中对胃癌患者最为明显。
“硒防癌里程碑”研究3—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亚利桑那癌症中心”Clark教授对例癌症患者进行了长达13年大规模的补硒双盲干预试验,结果表明,每日补充μg硒,癌症死亡率下降了50%,癌症总发病率下降了37%。其中前列腺癌发病率下降63%,结肠癌发病率下降58%,肺癌发病率下降46%。进一步观察还发现,所有的实验都同时提示,硒的基本作用是在于预防或阻断疾病。此项开拓性的研究被称为“硒防癌里程碑”研究,强烈地引起国际社会对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