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公开课
第课
痤疮,俗称青春痘,中医称之为粉刺,多发于青春期男女青年的颜面,亦可见于胸背上部及肩胛处,胸前、颈后、臀部等处亦可发生,常对称分布,少数中老年人在更年期也可生长。除少数儿童外,约80%~90%的成人患此病或曾患过痤疮。
1.病因病机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囊堵塞以后,毛孔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称为粉刺。粉刺性痤疮初发者有白头和黑头粉刺两种,其形成一般与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旺有关。
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与饮食、情志有关。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多种多样,特别是年轻人,饮食上大多不太顾及,摄入过多的油腻及辛辣食物,使痤疮的发病率较20世纪80年代增长很多。
中医学认为,由于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导致肺热风盛,风热相传,熏蒸于肺,日久痰瘀积聚成疮,而发痘疹;或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肠胃积热不能下达,反而上逆阻于肌肤积聚成疮;或因脾失健运,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日久成痰,湿郁化热,湿热夹痰,凝滞肌肤而成疮;亦有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火热上源于面,发而成疮。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风、热、痰、湿、瘀阻于肌肤,损害毛囊而成痘疹,多数呈黑头粉刺,周围色红,用手指挤压有小米或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少数呈灰白色的小丘疹,色红,顶部发生小脓疱,破溃痊愈。
遗留暂时色素沉着或有轻度凹陷的瘢痕,有的形成结节、脓肿、囊肿及瘢痕等多种形态的损害,甚至破溃后形成多个窦道和瘢痕,严重者呈橘皮脸。临床上常以一二种损害较为明显,油性皮脂溢出往往同时存在。
2.治则治法
本证血热为本,风痰湿瘀为标。《*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故多发于面颧;肺主皮,其华在毛,故多发于鼻上颜面;脾主肌肉,其华在唇,故多发于唇周或胸背部。
治病必求于本,由于本病血热为本,风痰湿瘀为标,病位在心肺,涉及脾胃和肝肾。由于人体面部分属五脏六腑,故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临床上多治以清心凉血,疏风宣肺清热,滋肾清肝,泻火解*,消痰软坚之法。
3.辨证分析
(1)肺热血瘀证:
患者面部生红色疱疹,伴颜面潮红,粉刺,焮热微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滑数。此证青春期男女青年为多。他们大多饮食失节,不忌辛辣、烧烤食品,导致热伤肺脾,湿热内蕴,肺脉瘀滞,而生痤疮,故以清肺凉血为主,多选用*芩清肺饮治疗。
一方:*芩清肺饮
*芩10g当归6g生地10g赤芍10g薄荷1g(后下)川芎6g红花6g葛根10g天花粉10g
二方:陈彤云教授方
生石膏30g(先下)知母6g桑白皮12g栀子10g生草6g银花10g地骨皮10g连翘10g*芩10g赤芍15g生地15g
案例:
王某,男。素患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经治疗后明显好转,但近期夜寐过晚,又没有忌食辛辣,面部突生红色丘疹痤疮,面部潮红,粉刺部位疼痛。舌红苔*,脉滑数。给予*芩清肺饮加夏枯草、野菊花、桑白皮、地骨皮治疗,痤疮明显消退。后又予六味二至汤治疗1个月,痤疮基本痊愈。
(2)血热风湿证:
患者面部红赤,遍生红色丘疹,发热时痒,皮脂较多,舌红少苔脉滑数。此证多发于青年男女,体稍丰胖。女性在经行前期痤疮明显增多。
这一类患者大多喜食辛辣或夜寐较少,因辛辣伤肺扰动心火、心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肺主皮毛)上蒸于面而致。故诊为血热风湿,治以凉血清热,选用犀角地*汤合泻心汤治疗。
处方:水牛角30g生地30g赤芍10g丹皮10g蝉蜕10g*连10g*芩10g归尾6g桑叶10g
案例:
吕某,女青年,大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夜寐较晚,体形稍胖。来诊时面部满布红色丘疹,赤红发热,时有瘙痒。既往治以清热解*凉血或滋阴凉血清热之法,均效不显。
由于痤疮过多,羞于见人,为此常啼哭不肯上学。就诊时加以开导,并以犀角地*汤合二至丸治疗,虽有效但不明显,后加入*连、*芩清心肺之火,痤疮渐消,面赤渐退。连服2个月中药,痤疮渐愈。
(3)脾胃湿热证:
患者面部散生红色脓性红疹,胀硬或痛,大者如豆,小者如米,面部皮脂较多,舌红苔*厚。
此证多发于青年男性。此类患者,口不择食,喜食肥甘厚味,饮酒抽烟者居多,喜运动,汗出多,时以凉水激之,或时挤压脓疮感染多。此系过食辛辣油腻,脾运失调,聚湿生热,结于肠内,不能下达,反而上逆,熏蒸于肺,日久痰湿聚集成疮。治以凉血清热、泻火解*、消痰软坚,多选用枇杷清肺饮或加味化瘀消坚汤。
枇杷清肺饮:
枇杷叶15g桑皮10g*芩12g连翘10g知母10g重楼10g苦参10g栀子10g野菊花10g银花10g防风10g
化瘀消坚汤:
茵陈15g白花蛇舌草15g虎杖15g蒲公英15g银花10g夏枯草10g赤芍10g浙贝10g桃仁10g玄参10g生*芪10g地丁10g连翘10g
案例:
王某,男,在南方上学,学校食堂以辛辣油腻食品居多,1年后患者面部及后背部散生脓性痤疮,伴有黑头粉刺,局部肿硬,皮脂较多,暑假来院就诊。
以枇杷清肺饮加夏枯草、莪术、生山楂、生薏米治疗1个月后,痤疮明显消退,开学前又以二六汤进行调护,寒假回来后再次来诊,面部脓性痤疮基本消失,留有部分瘢痕。
(4)肝肾阴虚证:
患者面部散生红色痤疮,时起时落,女性经前生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此证患者多发于青春期女性,中年人多见,患者皮肤大多质嫩,使用化妆品较多,情绪易波动而急躁,其部位多在面颊、上额及下颌部。此系饮食不节而脾失健运,湿热积聚,上浮于面,或因情志失调,气郁化火,引动肝火,水不制火,肾阴受损,致肝阴不足,阴阳失调,冲任失和,火热上熏而发痤疮。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内分泌失调的表现。鉴于患者绝大多数舌红少苔,脉细滑,故显示肝肾阴虚之象,治以滋补肝肾、凉血消疮,选用六味地*丸合二至丸加减治疗。
方药:生地20g山药12g山萸12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蒲公英20g知母10g生甘草6g
案例:
李某,女,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来诊时面部丛生红色丘疹伴有少量脓性痤疮,经前更加明显,偶有瘙痒。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应用六味地*丸合二至丸加减治疗2个月,痤疮全部消退。
(5)血瘀积聚证:
患者聚集性痤疮愈后,皮肤表面色素沉着,并留有瘢痕者,多为血瘀积聚所致,故选用活血散瘀之药治疗。取经验方活血消聚解*治疗。
方药: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丹参10g公英10g虎杖10g蝉蜕10g白花蛇舌草12g
案例:董某,女,面部痤疮治愈后,留有暗色瘢痕,因急于婚嫁,要求消瘢净容。用上方加生地20g、山药12g、山萸12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杏仁,治疗1个月余,面部瘢痕凹陷平复,患者异常高兴而完婚。
4.体会
(1)痤疮是青年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由于有碍观瞻而令人痛苦。治疗此病,医者常以活血散风、清热解*、化湿散结之法治之。高才达老中医经过不断实践,汲取验方,最后选择了二至丸合六味地*丸加减治疗此证,疗效明显。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多以激素药物平衡治疗。而中医认为此证仍有热发而入血,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故面部多发,此“二六”合方具有滋补肝肾、清热凉血、解*消疮之作用,故治之有效。
应用此方要依据患者病情,予以辨证加减变化。如遇有感染,加野菊花和连翘;皮脂多,加生山楂和生薏米;经前多,加柴胡和益母草;囊性结节,加夏枯草和莪术;而皮疹复,加桃仁和红花;肺热,加*芩和杏仁等。
(2)治疗痤疮,患者必须要有信心,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情。治疗痤疮不能一蹴而就,通常要有较长的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食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甜食、油腻食物,羊肉最好少吃。
高才达老中医在临床上通过对上百例患者的问询观察发现,治疗期突然痤疮增多,一定与食饮有关,一是食辣,另一个也是主要的,就是食羊肉,哪怕是在涮羊肉汤内涮青菜也会使痤疮增加。
生活上注意不要以冷水洗面,要用温热水熏洗。少用碱性强的香皂和油性化妆品。切忌不要用手指挤捏面部丘疹、粉刺、脓疮,以防遗留瘢痕。同时也要注意保证睡眠充足,调整消化系统功能,保持心态平衡,少急勿躁。这些都有助于痤疮的治疗。
长按扫码注册点击查看详情
0成本打造自己的空中药房
免费听微课
学临床医案
打造工作室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方药读验》。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明医小兰iaoan
有其他感兴趣的、想了解的、想学习的内容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点“阅读原文”也可轻松注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