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癌性疼痛的中医论治八法
TUhjnbcbe - 2021/6/7 19:35:00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从临床上看,癌痛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不通”、“不荣”两方面,表现为"虚"、"实"两种证候群。当然,它们并非绝对分开,就癌瘤发生的本质而言,在于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所以,癌痛的发生亦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临床中亦常表现为虚实相兼。但由于肿瘤不同的阶段发展过程中病机有异,虚实亦有偏重,一般而言,肿瘤早期、中期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临床治法亦因癌痛病机不同而异。一、散寒止痛法《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充分说明了寒邪与疼痛的关系。寒邪凝滞,阳气不达,气血不畅,经气闭阻则可致疼痛的发生。中医学认为肿瘤为阴寒证,其本质在于“阴成形”,而癌性疼痛的发生与肿瘤关系相当密切,癌瘤是产生癌性疼痛的病理基础,故癌痛的发生亦多与阴寒之邪有关。临床中常见:疼痛或缓或急,常有冷感,痛有定处,得温痛减,或喜按,遇寒加剧。兼有面色苍白、形寒神怯、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全身症状。舌质淡暗、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濡。依据中医“寒者热之”的理论,治以温阳散寒、通络止痛。常选用附子、肉桂、细辛、干姜、丁香、乌药、桂枝、川椒、荜茇、小茴香、吴茱萸、川乌等药。本法一般适应于肿瘤进展期或晚期患者。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易阻碍气机,导致气滞血瘀,故临床中常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玄胡、川楝、木香、桃仁、红花等。二、活血止痛法瘀血疼痛在癌性疼痛中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血瘀既是癌瘤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又是肿瘤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瘀血内阻每致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故通常在不同肿瘤的各个阶段均可见瘀血作痛的征象。活血化瘀止痛不仅可以使瘀阻的络脉再通,疼痛缓解,亦可以通过化瘀消除癌瘤产生的病理因素,达到抑癌缩瘤、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从而解除癌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瘀血疼痛的特征是: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痛甚。常兼有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肌肤甲错或有瘀斑、瘀点,痛处常触及包块。舌瘀暗或有瘀斑,舌底脉络瘀曲,脉涩。治遵"血实者宜决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大法;药选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益母草、土元、王不留行、当归等。临床使用活血化瘀药时应注意辨证施药,区分不同活血药的特点。同时,考虑到气血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此类药物时一定要配合行气药,这样才能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使活血药发挥更大的作用。三、行气止痛法气机郁结是导致癌性疼痛的重要病机。可以说,行气止痛法不仅贯穿了肿瘤治疗的始末,亦在癌性疼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学认为引起气机郁滞的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气机郁结而致的癌痛多见于内脏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疼痛性质多为胀痛,痛无定处,遇情志刺激加重。患者往往精神抑郁,或易激动、躁动不安;伴脘腹满闷、嗳气、食少纳呆、善太息。舌淡苔薄白,脉弦。治遵"郁而达之"的原则,拟疏肝理气、解郁止痛为大法;药选柴胡、青皮、香附、佛手、陈皮、川楝子、乌药、厚朴、青皮、枳实、木香、姜*、薤白等。临床应用理气止痛药时,应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等结合不同理气药的特点,辨证施药。如:疼痛在胸肺者,选薤白、枳实、瓜蒌;疼在两胁者,选柴胡、香附、佛手、青皮、川楝子;疼痛在胃脘者,选延胡索、木香、厚朴、陈皮、乌药;疼痛在少腹者,选小茴香、莱菔子、荔枝核等。对于气滞疼痛,除选用理气止痛药外,亦应根据引起气郁的原因及兼证进行合理配伍。本类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耗气伤阴,故应中病即止;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使用时应注意配伍益气养阴补血之品,以防哈耗伤气阴。四、化痰止痛法适用于痰浊阻滞脏腑经络或结聚四肢百骸,经气不利而致的癌痛。朱丹溪言:“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属痰证。”说明了痰浊与肿瘤及癌痛的关系。痰浊是水液代谢失调的产物,痰浊内停,聚而为瘤,阻碍气血运行而导致癌痛。临床症见:疼痛多为钝痛、隐痛、胀痛、木痛等,同时伴有痰涎壅盛、呕吐痰浊、咽喉不利;舌苔厚腻,脉滑。治宜化痰通络,散结止痛。药选半夏、南星、贝母、昆布、僵蚕、皂荚、甘遂、山慈菇、瓜篓等。五、清热止痛法热*内蕴而致的癌性疼痛多见于中、晚期肿瘤患者,尤其是当肿瘤体积迅速增长、伴有坏死或继发感染时,更易发生。临床见:痛势较剧,呈热痛,得冷稍减,或见局部红肿,或酿脓,皮肤变蜡*色,溃破后流脓血,或出现高热等全身中*症状。舌质红绛,苔薄*,脉数。依据中医“治热以寒”、“热者寒之”的理论,治宜清热解*、泻火止痛;方选*连解*汤、清瘟败*饮、当归芦荟丸等加减;常用药物半枝莲、*连、*柏、*芩、银花、连翘、蒲公英、石膏、山栀、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败酱草、龙胆草、山豆根、蚤休、苦参、大*、牛*、青黛等。本类药物大多苦寒,能败伤胃气,体质虚弱者,应用时勿忘调护胃气。此外,临床中肿瘤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热性证候往往极为复杂,须辨别热邪所在的部位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兼症,辨证地应用不同的清热解*药,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如:晚期肺癌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咯血等证,辨证为热*在肺,选用石上柏、鱼腥草、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药;若邪热炽盛,久必伤阴,须选用沙参、麦冬、玉竹等养阴清热,加用藕节、茅根、生地、地骨皮等凉血清热药。热*蕴结的部位不同,其选药亦不同。热在上焦,选*芩;在胃肠,选*连;在下焦,选*柏;在肝胆,选龙胆草;三焦热,选山栀等。还要根据不同的肿瘤所致的疼痛,做到"辨癌选药",如肺癌痛,选鱼腥草、*芩等;消化道肿瘤疼痛,选半枝莲、干蟾皮等。六、固涩止痛法适用于恶性肿瘤晚期,正气虚脱、经络脏腑失养而致疼痛者。在临床中我们发现,癌症患者到了晚期,伴随着恶液质的出现,机体元气大伤,正气欲脱,无力抗邪,癌细胞迅速扩散、浸润,是产生或加速癌性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此阶段正气虚脱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依据中医“急则治标”的原则,予固涩之法以补之。此法一方面可固涩正气,使之不轻意耗散;其次间接固涩过度增长的肿瘤细胞,使之发展缓慢,并延缓癌细胞扩散转移。此类药多属甘涩、咸涩、苦涩之品,甘助脾以生气血,咸助肾以保精液,正气得充,经脉得养,疼痛自止。常用方剂:桃花汤、乌梅丸、五味子丸等,常用药物:五味子、乌梅、龙骨、牡蛎、诃子、芡实、乌贼骨、赤石脂、莲子、罂粟壳、刺猬皮等。一般而言,固涩法的运用,只是治标之法,目的是及时收敛正气的耗散,防止因虚脱而致的正气衰竭,暂时缓解疼痛的发生或加剧。但产生这些症状的根本在于正气的虚弱,所以,需与相应的补益药配合应用,以期标本兼治,使气血津液得充,,经络脏腑得养,从根本解除疼痛的发生。七、安神止痛法适用于各种癌性疼痛,特别是伴有明显的心理因素的患者。中医学认为疼痛的发生与心理情志关系极为密切。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种情志变化对疼痛的影响,在癌痛中表现尤为突出。现代研究根据癌痛多因素概念提出,患者对痛的认识,对“死”的恐惧,情绪的忧伤,心理上的忧郁和绝望,都会影响癌痛的感觉。因此,临床中对癌痛的治疗,除了家庭、单位、医护人员及朋友的体贴、关心、照顾外,药物治疗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药物治疗,可达到镇静安神、宁心定志的目的。常用方剂如朱砂安神丸、养心汤、远志丸等,常用药物有龙骨、酸枣仁、珍珠母、远志、琥珀、磁石、合欢皮等。当然,安神止痛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在临床中应结合辨证,与其他方法配合应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八、补虚止痛法正气不足,气血津液亏虚,脏腑经络失养而致“不荣则痛”、“因虚致痛”是癌痛发生的主要病机之一,其贯穿了癌性疼痛发展的始终,尤以肿瘤晚期更为突出。因虚而痛的特点是:痛势隐隐,绵绵不休,疲劳后尤剧;伴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身倦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依据中医“损者益之”,“虚则补之”的原则,针对在气、在血、在阴、在阳、在脏、在腑的不同,分别施以不同的补法。如:气虚者补气止痛,常用药物如*芪、*参、白术等;血虚而痛者,常选用当归、鸡血藤、白芍、何首乌等;阳虚而痛者宜温阳止痛,常选用补骨脂、杜仲、续断等;阴虚而痛者选用沙参、麦冬、*精、女贞子、龟板等。对于气血阴阳俱虚者,宜气(阳)血(阴)双补,以期正气来复,发挥其营养、温煦的作用。在辨别气血阴阳的时侯,应注意结合脏腑辨证,这样在临床中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一般认为癌痛的发生与脾、肾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健脾益气药物能增加肿瘤患者的抗痛能力,应用补肾药物有助于疼痛的控制。如对肺癌造成的严重胸痛,在应用养阴药的同时,加仙灵脾、肉苁蓉、仙茅等补肾药,临床效果较好。癌性疼痛的发生本身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其发病过程中,既存在病理性改变,又存在心理因素;即有“不荣则痛”的病机,又有“因实致痛”的病理等。因此,临床应用上述法则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辨证,综合分析,合理配伍,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应。附:给大家一个简便方,止晚期癌痛,效果显著!制川乌15克,蜂蜜30克,加水ml,文火煎煮60-80分钟,约剩药液ml,如法再煎,取两次药液混合,分上、下午2次服用;亦可1次煎2-3天药量,存放冰箱中,分次服用。效果可与杜冷丁媲美,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尤其对消化道癌肿,止痛效果更好!希望大家广为传发,给癌症患者一些关怀和力量吧!

·完·

温馨提示: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最不可思议的是你没有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癌性疼痛的中医论治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