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骨质疏松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就诊科室
骨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osteoporosi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骨折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乏力、疼痛、脊柱变形、骨折
好发人群
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常用药物
枸橼酸钙、维生素D、阿仑膦酸钠、依降钙素
常用检查
DXA骨密度检查、定量CT、定量超声
疾病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确。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病因
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骨质疏松与雌激素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以及物理因素导致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有关。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以及老年男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药物,都可诱发此病。
主要病因
雌激素因素雌激素对骨的作用主要为抑制骨吸收,女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之一是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骨髓大小、骨量、结构、微结构和内部特性,父母骨质疏松会使子女骨质疏松发病率提高。
营养状况适当的钙磷比值(一般为2:1)可以促进肠内钙的吸收,而我国成年人的平均膳食钙磷比值为1:3.2,这种高磷低钙膳食消费模式可使钙吸收减少。
物理因素骨组织不断经历着损坏、吸收、重建循环,当缺乏体力活动的有效刺激,身体形成的新骨量少于破坏的骨量时,则可发生负平衡,导致骨矿盐严重丢失。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是常见病,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好发人群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
老年男性由于中老年男性机体功能减退,运动减少,骨骼成骨细胞减少。
诱发因素
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长期卧床、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进食障碍、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维生素缺乏、体质量过低等。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
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症状
骨质疏松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而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静悄悄的流行病"。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部分患者可没有临床症状,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
典型症状
疼痛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乏力患者表现为容易乏力,简单劳动后劳累加重,负重能力明显下降。
骨折患者轻微外力和简单运动即可发送骨折,且愈合时间较常人更长、也易发生二次骨折,称为脆性骨折,好发于胸腰椎,其次为髋部、前臂远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骨盆等部位。
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有恐惧、焦虑、抑郁、自信心丧失等,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并发症
骨折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
就医
骨质疏松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经期妇女和老年男性应定期体检,骨质疏松患者应早就医,可通过DXA检测骨密度、定量CT等检查进行确诊。
就医指征
绝经期妇女和老年男性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骨质疏松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全身骨痛、脊柱变形症状,高度怀疑骨质疏松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若摔倒及物理撞击导致骨折则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当患者出现全身疼痛、乏力、骨折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去骨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最近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呢?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全身疼痛、脊柱畸形等)
是否抽烟、酗酒?有喝咖啡的习惯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使用过药物?
需要做的检查
DXA检测骨密度其主要测量部位是中轴骨,包括腰椎和股骨近端。T值大于-1正常,在-1至-2.5为骨量减少,小于-2.5为骨质疏松。
定量CT应用已知密度的体模(phantom)和相应的测量分析软件测量骨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体积密度,可较早的反映骨质疏松早期松质骨的丢失状况。定量CT值低于80mg/cm3为骨质疏松,80~mg/cm3为低骨量。
定量超声主要是感兴趣区(包括软组织、骨组织、骨髓组织)结构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所造成超声信号的衰减结果,通常测量部位为跟骨。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定量超声预测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0.76。
X线骨质疏松患者易合并骨折,胸腰椎X线侧位平片可作为判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首选的检查方法。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即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基于DXA骨密度测量结果和(或)脆性骨折。
DXA骨密度测量结果,T值大于-1正常,在-1至-2.5为骨量减少,小于-2.5为骨质疏松。
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如髓部或椎体发脆性骨折,不依赖于骨密度测定,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而在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发生的脆性骨折,即使骨密度测定显示低骨量(-2.5T值-1.0),也可诊断骨质疏松。
鉴别诊断
转移性骨肿瘤肺癌、前列腺癌可转移至骨,其早期表现与骨质疏松类似。转移肿瘤一般有原发灶症状(如肺癌有咳嗽、咯血及胸痛;前列腺癌有血尿、排尿困难),可通过骨扫描或MRI明确诊断。
先天性脊柱畸形该疾病主要是因为先天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一般从小就患病,可通过查体和病史进行鉴别。
治疗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主要是加强营养及选择合适的运动,并服用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最后辅以康复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治疗应至少坚持一年。
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规律运动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运动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肌肉力量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药物治疗
钙剂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和便秘等。
枸橼酸钙含钙量较低,但水溶性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小,有可能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
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阿仑膦酸钠增加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降低发生锥体、非椎体骨折的风险,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者慎用。
唑来膦酸增加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降低发生锥体、非椎体骨折的风险,低钙血症者慎用,严重维生素D缺乏者需注意补充足的维生素D。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
依降钙素增加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髓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的风险。
鲑降钙素增加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锥体及非锥体骨折的风险。
性激素补充剂可以选择雌激素或者是孕激素,常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后的女性,主要是用来针对绝经症状的药物。
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手术治疗有核心减压、带血管骨移植术、血管植入术、骨支架术,但是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恢复期长、局限性广,对于骨质疏松早期治疗效果不是很好。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药"肾主骨,脾主肌肉"及"气血不通则痛"的理论,治疗骨质疏松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中药治疗骨质疏松多以改善症状为主,经临床证明有效的中成药可按病情选用。可能改善本病证侯的,且药物有效成分较明确的中成药主要包括骨碎补总*酮、淫羊霍苷、人工虎骨粉。
其他治疗
绝经期女性可补充刺激素治疗,能减少骨丢失,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非椎体及髓部骨折的风险,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
预后
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和治愈,但引起的骨折可能伴有慢性疼痛、残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骨质疏松患者需定期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测查看骨质疏松程度。
能否治愈
骨质疏松能治愈,一般需要根据病因治疗。
能活多久
一般经过治疗后不会影响患者寿命,如果不能完全恢复,脆性骨折可能伴随慢性疼痛、残疾,严重者并发死亡。
复诊
骨质疏松应该追踪治疗,治疗期间每月复查一次骨密度,以后定期检查骨密度。
饮食
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骨的发生,需充足、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饮食调理
低糖饮食高糖会导致钙的吸收差,加重骨质疏松,还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体内的血糖平衡。身体长期处于血糖失衡的状态,可能会引起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还可能会诱发糖尿病的风险,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少盐饮食如果过咸会增加钙元素的流失,加重骨质疏松。
高蛋白饮食每天必须摄入一定的蛋白,如鸡蛋、瘦肉、鱼肉、牛奶。
护理
骨质疏松患者注意避免跌倒,不睡软床,合理用药,适当运动,多晒太阳,保持心情愉快、培育自信,利于疾病健康。医院复诊,复诊时做骨密度检测。
日常护理
日常锻炼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安排合适的运动方式,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
健康指导骨质疏松患者不能睡软床,因容易骨折,病人日常注意防止跌倒,外出检查需有专人陪护。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避免骨折,合并骨折患者愈合能力下降,易导致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
骨质疏松的主要预防目标包括改善骨髓生长发育,维持骨量和骨质量,主要措施包括合理的运动和适当的补充钙剂。
早期筛查
更年期女及老年男性应早期筛查,怀疑有骨质疏松和骨折的病人应早期筛查。
预防措施
经常运动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的手段,合理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很有帮助,尤其是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散步。
适当补钙骨骼是不能缺少钙的,钙对维持骨骼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如果骨骼中缺少钙,就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如果是先天钙摄入不足的人或者是绝经后的女性,都需要适当的补充钙。
骨质疏松吃什么钙片
"骨质疏松吃碳酸钙类的药物最好,在市场中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以及有机钙等有很多种类,这当中碳酸钙的含钙量是最高的,能够达到40%,所以骨质疏松症的时候吃碳酸钙最好。碳酸钙的副作用主要是便秘,有时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可以与饭一起同时服用。\n人体每天需要的钙量是mg左右,这样在日常的食物摄入当中,能够获取mg左右,所以每天应该补充mg以上的钙元素。什么时候该服用钙片,在夜间的时候,晚饭吃饭时可以服用钙片,这有助益钙的吸收,同时要服用维生素D。维生素D与钙是一对伴侣,它能够促进钙片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在夜间补钙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有利于避免夜间抽筋的现象,维持血钙的水平,避免骨代谢的异常。骨质疏松症除了服用药物之外,还应该进行功能锻炼,在阳光下进行功能活动,约30分钟,都有助于人体的骨组织强度不断得到加强,有利于避免骨折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