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近半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效果究
TUhjnbcbe - 2021/9/28 1:25:00

铭医严选团队编辑

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0%-65%[1],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占据了大部分。其中,腺癌脑转移占11%、鳞癌脑转移占6%、大细胞癌脑转移占12%。

为什么肺癌“偏爱”脑转移?

血液和大脑之间有一层血脑屏障,能拦住有害的细菌、病*、化学物质,可谓“护脑侠”。与此同时,这层屏障也会阻止药物的进入。

肺这一器官的血管网极为丰富,易于癌细胞四处逃窜。所以,最常见的途径是动脉循环的血源性转移。脑内灰白质交界以下区域血管管径变细,狭窄的血管内血流变慢,易形成瘤栓,该处是发生脑转移瘤的最常见部位。脑转移瘤的分布与其重量(及血流量)有关,约80%的脑转移位于大脑半球,15%在小脑,5%在脑干。

脑转移分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两种:脑实质转移非常常见,常见于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相反脑膜转移发生率较低,但往往表现严重、预后差、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少。

脑转移可单发也可多发。单发脑转移指单个病灶、其他部位无转移,肺癌脑转移以多发更为常见。MRI对于脑转移瘤来说,敏感性更强(CT-单发多见约53%,多发47%;MRI-单发脑转移仅占25~33%而多发为66~75%)。增强MRI扫描最被推荐诊断脑转移。

肺癌发生脑转移后

有什么表现?

脑实质转移(BM)

1、颅内压增高

主症: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副症:复视、黑朦、视力减退、头晕、淡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脉搏徐缓和血压增高

2、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大脑半球功能区附近转移瘤:精神症状、癫痫发作、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失语症、视野损害

丘脑转移瘤:丘脑综合征

小脑转移瘤:小脑半球肿瘤:爆破性语言、眼球震颤、患侧肢体协调动作障碍、同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等;

小脑蚓部肿瘤: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站立时向后倾倒肿瘤阻塞第四脑室:脑积水、颅内压增高

脑干转移瘤:交叉性瘫痪

脑膜转移(LM)

1、脑实质受累及脑膜刺激: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精神状态改变、意识朦胧、认知障碍、癫病发作、肢体活动障碍

2、颅神经受累:常见受累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等;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木、味觉和听觉异常、吞咽和发音困难等

3、颅内压增高及脑积水压迫脑组织引起进行性脑功能障碍: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智力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

4、伴有脊膜播散: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表现

分子靶向治疗成为

肺癌脑转移治疗新热点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

EGFR-TKI目前已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其中女性、不吸烟、东亚人种及EGFR突变患者经EGFR-TKI治疗效果较好。

IPASS、NEJ、WJTOG、EURTAC、OPTIMAL等研究已证实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优于化疗。EGFR-TKI对EGFR突变型的NSCLC患者治疗的缓解率可达60%-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8个月-13个月,且*副作用小,与化疗相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EGFR-TKI能通过血脑屏障,可用于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其代表性的药物有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

目前,三代靶向药EGFR-TKI抑制剂奥希替尼也已经广泛应用,相比于一代二代靶向药,奥希替尼能够更高的突破血脑屏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并且,临床上EGFR-TKI不仅可以作为单药使用,也经常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一项观察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疗效的II期临床研究[3]数据表明,患者总疾病控制率为86%,中位生存期11.8个月;其中17例明确EGFR突变状态的患者中,EGFR突变型和EGFR野生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1个月和9.3个月,整个治疗中没有增加神经系统的*性。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抑制剂(EML4-ALKinhibitor)

EML4-ALK是NSCLC中新发现的癌变驱动基因,在NSCLC患者中有约3%-7%的患者含有该融合基因,一般不与EGFR、K-ras、HER2及BRAF突变同时存在[4]。ALK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克唑替尼。

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PROFILE)和一项随机III期临床试验(PROFILE)在分析了入组的存在脑转移的例患者后发现:克唑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缓解率为9%,疾病控制率为79%。这些数据提示我们,克唑替尼有可能对成为ALK融合基因(ALK+)的NSCLC脑转移患者新的治疗手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拮抗剂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代表药物主要有阿瓦斯汀和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与铂类、紫杉醇类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改善非鳞癌NSCLC患者的预后。Socinski等[5]在回顾的了17项关于贝伐珠单抗的临床试验后发现,贝伐单抗治疗NSCLC脑转移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不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发生率。

一项纳入了91例的二期临床试验,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联合厄洛替尼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一线治疗组颅内病灶缓解率为64.2%,二线治疗组颅内病灶缓解率为20.8%,二者均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提示我们,VEGF拮抗剂和其它靶向药物的联用,可能会使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获益。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试验证实安全有效。在考虑使用靶向药物时,最重要的是要筛选相应亚型的患者人群。另外,对于NSCLC脑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其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目标。肺癌靶向药的临床数据,一线治疗的经验,都是重要的参考来源,医院作为肺癌内医院,一直承担着多项国际大型药物实验,可以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案,铭医严选作为国内重疾全程服务专家,可以为患者联系到医院的一线专家会诊,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半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效果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