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到颜值,当代父母的育儿焦虑,已经蔓延到了孩子的身高。
“没到一米八,就是三级残废,”在孩子的身高问题上,有家长的想法很固执,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比别人高出“一头”。
8月5日,新华视点发布的《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一文指出,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的“增高针”悄然兴起,很多家长希望通过打“增高针”达到让孩子长高的目的。但报道也指出,所谓的“增高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如果因为身高焦虑就盲目打“增高针”,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暂时性减低,还伴随有疲劳、乏力、虚胖等症状。
新华网截图
实际上,疯狂的家长们瞄上的,还不只是“增高针”。
不少家长笃信:既然成绩可以靠补课,兴趣可以靠培养,外貌可以靠微调,那孩子的身高是不是也能找到一些后天弥补的方法?因此,贴膏药、吃钙片、喝骨头汤等长高“秘诀”不仅应运而生,甚至在部分家长中风靡。
对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余涛向记者表示,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身高观,平时注重孩子的营养、运动、睡眠等情况,不要盲目身高“内卷”,不要跟风使用各种“增高神器”,更不要任意用药打针,“是药三分*,只要孩子身高在正常范围内,就不要盲目焦虑。”
现状:
华西门诊医生的无奈
每天劝退近一半家长
8月9日下午,医院四楼儿保科门诊外,前来就诊的儿童络绎不绝。
正值暑假,余涛教授的接诊量也比平时更大,每半天接诊40余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来咨询孩子的身高问题,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
难道现在孩子们的身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吗?余涛教授摇头:其实绝大部分来就诊的孩子,身高都是在正常范围以内的。
余涛教授告诉记者,很多前来就诊的案例中,其实不是孩子身高不正常,而是家长的期望值太高。作为医生,他们每天都不得不劝退很多为孩子身高感到焦虑的家长,“比如,有的孩子遗传身高可能只有一米七,但妈妈希望孩子能长到一米八,总是对孩子有过高的身高期望。”
但事实上,在同性别、同年龄的个孩子中,一般只有身高在倒数三名的孩子,才需要进行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