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9日,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年CSCO学术年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创新精准研究探索智慧医疗”,邀请了众多国内外肿瘤领域知名学者、临床专家及活跃于全国学术舞台上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围绕一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肿瘤领域的新观念、新技术等议题展开讨论。
从癌种来看,肺癌依然是热度冠*,会议第一天的肺癌专场座无虚席。会议第二天,热度依然不减,依然座无虚席,不少老师只能坐在地上。今天小编挑选了一些这两天发布的研究进展与结果,与大家分享。
肺癌热点讨论专场
免疫治疗是今年CSCO大会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近年来肺癌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医院的储天晴教授在现场提出,免疫联合治疗是免疫疗法在临床中应用的根本。
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仅凭PD-L1表达作为免疫疗效的评估说服力并不够。除PD-L1之外,免疫治疗可能的疗效预测指标,目前还未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免疫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有一定的差异,故可选择以免疫抑制剂为骨架联合化疗、联合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或双免疫,患者的疗效受益可能会较好。
免疫联合化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当中,单药治疗最高PFS为16个月,而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PFS和OS。对于PDL%的免疫治疗,联合治疗也是高于单药,而且*副反应没有增加。因此,免疫联合化疗已写进NSCLC的NCCN指南中(I类推荐)。此外,储天晴教授也指出,原发性/适应性耐药是免疫单药治疗遇到最大的挑战。
EGFR突变患者三代EGFR-TKI:一线使用vs后线使用?
随着奥希替尼被批一线用药,临床上关于第三代EGFR-TKI的使用序列产生不同观点,到底是一线使用还是后线使用,是最近的争议点。从PFS来看,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中位PFS可达18.9个月,和一代/二代药相比有显著优势;而从药物*性来看,三代药和一、二代药并无显著差异,奥希替尼的入脑能力较强,但不可忽视的是心脏*性的不良反应更大;最后从患者的经济角度来考虑,虽然奥希替尼已被批一线用药,但医保*策目前并未调整,奥希替尼的报销条件仍是二线治疗。
在肺癌热点讨论专场,浙医院医院肿瘤内科的方勇教授认为对于患者来说,在经济可承担范围内,简单高效的用药才是临床治疗的重点。故建议应尽早使用第3代TKI。使用第1代TKI后,只有20%使用第3代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使用。而且指南同样推荐相关处理。奥希替尼中位PFS可达18.9个月。奥希替尼同样可以对脑转移进行更好的预防。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的褚倩教授则认为如果从医保的经济角度出发,应首先使用TKI一代。另外第3代TKI主要针对TM,而TM耐药后情况更加复杂。如进行1+3或2+3中位OS可达40个月。此外应明确3代只胜于1代单药,但不代表胜于联合用药。
一线使用奥希替尼FLAURA总生存期中期数据将于本月底公布,让我们共同期待奥希替尼的表现。
CTC(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在“CTC(循环肿瘤细胞)中国十年历程”专题大会上,王书航、王洁等多位教授先后提到CTC在肺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基线CTC状态及其动态变化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线PD-1治疗疗效。具体表现为:基线CTC状态以及4~6周CTC的减少与NSCLC患者PD-1治疗的长期响应相关,以及基线CTC阳性率30%时提示有较短的PFS和OS。第二,通过CTC的分子特征对checkpoint免疫治疗进行疗效预测。具体表现为:虽然baselineCTC-score的高低与melanoma的免疫治疗PFS和OS无显著性相关,但是6~7周CTC-score的峰低却与PFS和OS相关。第三,单个CTC的CNV模式可用于肺癌的分子分型。
王洁教授在大会总结时同时也指出,CTC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作为单/多个生物标记物的常规检测尚不成熟,未来的方向将会是探索基于CTC的靶向药治疗预测、预后、耐药的标志。
NSCLC围手术期的免疫治疗应用前景
在“NSCLC围手术期治疗现状与展望”专场上,医院的蒋伟教授分享了NSCLC围手术期的免疫治疗应用前景。蒋教授首先用时间轴清晰地列出了NSCLC围手术期辅助治疗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免疫辅助治疗是近两年才开始探索的。
蒋伟教授列出了现有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实验结果,包括了免疫单药治疗、双免疫治疗、以及免疫+化疗等方案。发现免疫+化疗方案的主要病理学缓解(MPR)最高,达80%。
而来自中国的研究——抗PD-1抑制剂Sintilimab在IB-IIIA期可手术肺鳞癌患者中的单药新辅助治疗试验结果在刚刚结束的WCLC大会上公布,MPR达到45.5%,也是非常的鼓舞人心。
最后,蒋伟教授进行了总结,表示目前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免疫治疗的时机,是新辅助、辅助、还是新辅助+辅助?免疫治疗的模式,是免疫单药、免疫联合化疗、还是双免疫?治疗结果评价,目前常用的MPR、PFS、EFS能否转化为OS?等等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解答。
肺癌少见突变专场
在肺癌少见突变专场上,医院的张力教授、医院的常建华教授、中医院的王子平教授等专家学者为大家报道了ALK、ROS1、HER2、RET、BRAF等在NSCLC中少见的突变的治疗进展。
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方面,医院的张力教授比较了一、二、三代ALK-TKI的综合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优先推荐阿来替尼为ALK阳性肺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并指出ALK阳性的患者耐药后的治疗应尽力再次活检或血检,根据突变的类型来选择治疗药物;全程管理的概念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ALK阳性患者的最佳治疗顺序仍需进一步研究,但整体而言出现一代药物耐药情况后选取其他ALK抑制剂的疗效要优于化疗。
在MET基因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方面,医院的杨衿记教授指出MET基因融合的发生率只有0.04%。如何诊断MET融合基因?杨教授通过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可采用DNAsequencing+RNAsequencing的方法来精确检测。MET融合基因患者TKI耐药后该咋办?杨教授指出可按指南选择标准的治疗;对于有条件的患者,鼓励再次做活检基因检测,以分析耐药机制。
内容来源:小拓讲基因
健康随我行
-用心陪伴您-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